第十七章 示之以贤(2 / 2)
“依陛下看来,这天道如何破之?”
荀彧的心思还在王朝更迭铁律上,在他愈发发现刘辩不一样之后,自然也觉得刘辩很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些答案。
刘辩等的就是这个,若是之前乃是他打乱荀彧世界观,而现在便是他交上能否让荀彧决定辅佐他的答卷。
“对于朝廷来说,所谓稳定之基本,是财政赋税。”
荀彧闻言深有认同的点了点头,土地兼并带来的绝不只是百姓活不下去,随之而来的更是帝国财政的崩坏。
豪族兼并入地,隐瞒人口,朝廷税收就会锐减,财政崩溃往往直接导致王朝崩塌。
“其次,是百姓活不活的下去。究其根本还是土地的分配,这也涉及到华夏百姓生存之关键,土地。”
刘辩接着道:“而解决此道的,无非四字,开源节流。
节流自不必多说,开源开的是什么?”
“开荒增加土地?”荀彧接口道。
“善,关中关东耕地已然种植近千年,早就无法养于整个大汉百姓,然江南、辽东还有大片荒地,未耕,需征发无土地流民前往辽东、耕种土地,以文若均田之法授予流民土地,使其安定。”
“可是辽东、江南皆有鲜卑、乌桓、武陵蛮,且其土地贫瘠,如何征伐百姓耕种?”
刘辩笑了笑道:“文若刚才所吃主食为何物?”
“粟。”
“然也,粟乃华夏千年主食,然文若可知,赵佗昔年主安南,安南盛世而至,他们吃什么?”
“彧却是不知了。”
刘辩侃侃而谈:“日南郡,也就是现在被占人所占的占城国,有一稻米,名曰占城稻,此稻种不择土地,不需多水,一年两熟,若是移植江南,配合夏稻可一年三收。”
“而辽东之地虽然苦寒,但却立于冬麦生长,配合栗米也可一年两收,若是移民种之,可安定于辽东、江南。”
荀彧听闻眼睛一亮,问道:“陛下所言当真?”
“朝廷有绣衣使者调查地方,这些资料自桓帝时便在宫中,只是没人在意,然农书《氾胜之书》也曾记载,两相佐证,自然不会有假。”
荀彧大喜道:“如此,流民之事定矣!”
刘辩笑道:“对,辽东江南之开发,可令大汉二百年内再无土地之忧。”
其实什么绣衣使者调查,什么《氾胜之书》记载不过都是刘辩瞎编的,但也不算忽悠荀彧,中国自古以来人口土地之事,和中国人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汉朝之前,中国人主要口粮都是稷和黎,也就是高粱和小米,汉代的五谷为“麻、稷、黎、菽、麦”,而唐朝之后才是我们熟知的“稻、稷、黎、菽、麦”,也就是唐朝之后,中国人主食才从小米高粱变为稻和麦。
而今,因为脱壳和吃法问题,小麦基本就是“贱粮”根本没人吃。
对,汉代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小麦需要二次加工,磨成面粉才能吃……
而魏晋之后,随着麦的吃法被开发出来,渐渐的才形成了一年一季黎,一季麦的种法,一直到唐代。
宋朝随着稻米的传入,加上南宋江南多种占城稻,中国主食才形成了南稻北麦的格局,直到明清,黎(栗)和稷才渐渐退出中国主食系列。
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栗米和高粱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产量有限,且防旱防虫不如稻米和小麦。
所以刘辩是在忽悠荀彧,但也没有完全忽悠。
“然这不是能够根本解决三百年怪圈的根本手段,根本手段在于工商农并举。”刘辩声音微沉,认真道。
“哦?”
“昔年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稳定王朝,乃是好事,然世人歪曲本意,致使工商地位地下,便是形成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
荀彧此时却是摇头道:“农事乃是国器,商人无德而思利,于国无益,若人人都去从商何人种地?陛下万不可舍本逐末。”
刘辩笑道:“文若之言有理,然商事促进交换,以有余补不足,待得天下清平,人人能够吃饱饭,多余的布绢存粮一定会从事买卖,你阻止不了。朝廷可制定相关文法,监督买卖公正,且可收取合理税务。
农人在买卖农货时有利可图,则大力发展农业,工人可在此发明更加先进的农具,促进农业发展,各行各业相互促进,这样能够提高农人对天灾的地抵御。
且不说国内商业,我大汉往西域,倭国,三韩之商事,可流通大量货物,富足民间,若是设置相应关税,也可促进朝廷税收,鼓励对外商事。则大汉稳也。
而如此,也能将贵族世家利益的重心从土地转移至贸易从商,加之健全法度抑制土地兼并,让世家贵族不与农争利,使得百姓种地亦可活得很好。
以朕的头脑,根本不敢说什么破除三百年王朝更迭规律,然若真能实现,想必能缓和地主与农人之间的矛盾。”
道理粗浅,若是商业发达,必然能够产生新的商业类贵族,进一步消化、消灭士族贵族。
而且说着容易办起来难,科技,制度,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刘辩再自大,也不可能认为几年能够走完人类发展的千年进程,他的目的就是忽悠荀彧而已。
很单纯,很无耻……
这种话刘辩当然不会说。
荀彧闻言沉默不语,陷入深深的思考。
半响后,荀彧站起身,朝着刘辩深深鞠躬道:“陛下所言乃治万世之伟业,荀彧佩服!”
逻辑没问题,道理说得通,有一些想不通的以荀彧身份和时代的桎梏,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儿想通。
他更没有想到,整个闭环中根本没有世家什么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