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谁是我们的铜墙铁壁(2 / 2)
有了刘胜轻松话题的开头,众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提出的问题也开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甚至连以后能不能在什刹海弄套院子的问题也提了出来。
“原则上没问题,凡是没收的王公和大臣豪宅都可以拍卖,大家掏钱买就行了。”
“是不是还是70年产权啊?过了70年怎么办?”
“你管那么多呢,先搞一套才是真的。”
“.”
众人七七八八东拉西扯了半天,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等吃过饭各自休息了一会,下午两点继续。
下午的讨论会上,于德利要求首先发言。
“诸位,在座的人,加上那几位列席的同志,总共是29个人。我想请各位务必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未来的这个政体代表了谁?后世我们常说人民群众,可在本时空,谁是人民?是那些地主乡绅,还是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士大夫,还是占人口最多的贫苦农民?不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写进我们的纲领文件,我可以断言,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人亡政息!”
“上午有人说可以搞类似英国那种上下院的议会政治,我个人认为不妥。西方人的政体,是由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到民权。于是他们说,政治有立宪或专制之别,要么君主专制,要么君主立宪,要么就是民主立宪。而我们呢?请问满清帝国治下有什么资产阶级?只有一群由地主士绅组成的士大夫阶级!这么搞,我们只能又回到圣贤治国的老路上。”
“确立未来政体这件事,设立一个虚位的皇帝,建立统管各项事务的委员会,可不是为了分蛋糕,搞成一个29个人的家天下。《论语》上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光是政治权力的归属,更多的是要搞清楚我们担负的责任!”
“既然我们想掌管这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想参与这个国家的政治,那我们就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孟子》上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这意思是说,天下的一切不仁不义不正,全该由为政者负责。我这话可不是在鼓吹帝王,而是借此比喻为政者的责任。”
“什刹海的大宅子是不错,可是要小心啊,一旦我们住进去,每天身处朱门豪宅,自己的屁股还能不能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有了深宅大院,那就免不了仆从如云,到了晚上是不是还得配几个护院看家?否则两口子住那么大宅子到了晚上你不瘆得慌?!”
“想粉碎地主阶级,粉碎封建制度,打破旧时代的一切,光凭我们29个人能做到么?赵总的能力固然起到了很好的加成作用,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那些受益的底层民众支持,我们能做到今天这一切吗?”…
“八年了,我们在外东北搞移民、住木刻楞,先是跟满清打,后来又跟沙俄打,搞土地改革,废除人身依附,提高教育水平,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当个大资产阶级、大贵族和大地主的结合体吗,那又何必搞的这么辛苦?”
“当年第一次开‘立法筹备会’的时候,要不是赵总说的那番话,说实话,我于德利根本不会参与这么深。我记得他当时说,立法前要先确立法的精神,我们究竟代表了谁?他说要是不明确这个问题,即便把满清皇帝赶下去了,这个国家依然会是一个封建社会。八旗虽然没了,可汉人士大夫这几百年所形成的因循守旧,思维固化,视科技为奇技淫巧,视开放为华夷不分还将继续下去。即便短时期内再强大,也逃不开‘治乱循环’。”
在场的众人里,除了陈青松、李雅茹、周卫国和吴思宇等人当时在场,其他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此刻见陈青松等人微微点头,心说真没想到啊,赵王爷居然还有这份理想和心胸。
于德利意味深长的继续道:“我们代表了谁,换言之,我们依靠的是谁?谁是我们实现理想和目标的铜墙铁壁?有人说,北海镇凭借着超出时代的武器装备,有着绝对的实力,可以打垮世界上的一切敌人;可是我要说的是,没有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的贫苦大众,实力从何而来?靠我们这29个人吗?还是靠278个穿越者?北海镇这些年一船又一船拉来移民,他们的苦难我们每一个人都听说过,都感同身受!也只有依靠他们所形成的铜墙铁壁,我们才有能力砸碎那些的腐朽的势力!”
“诸位,我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件事,明确我们这个政体的立场,那才是我们未来求存求壮大的基础,才是实现我们建立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根基所在。我们想消灭满清,想消灭一切腐朽没落的制度,想完成统一战争,夺取全国胜利,必须团结亿万贫苦民众,只有他们,才是我们北海镇的力量所在!”
“啪~啪~啪.”
于德利的话不啻于黄钟大吕,让原本还一脸轻松的与会者们变得严肃起来。赵新和陈青松二人率先鼓起了掌,随后会议室里便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看着眼前的场面,赵新心说真特么不容易啊,上午差点搞成歪楼大会。当然了,在座众人里肯定有些人不赞成于德利的想法,不过他并不在意。
志同道合的,那就一起干下去,敢耍花活的,合同到期麻溜走人。真要有因为老婆孩子不想走的,那就给他在后海弄个大宅子,醉生梦死的过日子去吧。
周卫国起身道:“老于说的太好了!我提议参照老陈的那份草稿,拟定出一份共同纲领,作为我们的指导性文件。鉴于我本人这些年一直负责法制事务,所以就毛遂自荐了。”
嚯!众人心说这位真够鸡贼的,趁机直奔制高点去了,要知道制事立法可是国之大事。
“老周的提议很好。”赵新不慌不忙的点点头,可他随后的话让周卫国顿时有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赶脚,只听他继续道:“老于、刘铮,就麻烦你们两位这几天辛苦一下,跟老周把这个纲领文件给搞出来。三天够不够?”
“没问题!”刘铮秒懂赵新的意思。
“好的。”于德利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靠!周卫国心里虽然不情不愿,可他知道赵新已经看出了自己的想法,只得摆出一副诚恳的笑脸,表示完全赞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