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吃席(1 / 2)

加入书签

马景澄不爱喝茶,以前喝过自己奶奶炒的茶,太苦。

在花镇,抽烟喝茶是很多老人的爱好,烟可能抽不起,可茶却必不可少,每家每户都有茶林,能够自给自足。

但好茶只有镇上有工作的人或者有钱的人家才能吃得起。

这三级茉莉烘青恐怕也不是花镇的人能吃得起的,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送人情。

马景澄将茶叶拿走之后直接交给了齐灵,让她放起来。

忙活了一天,这时候已经到了吃饭的点。

在小镇,很多事往往是特事特办,随机应变。

一般人家,办白事儿,有个两三百人就很了不起了。

而刘东家,光眼前就不止两三百人。新笔趣阁

大多数人都知道,刘东家是不种地的,所以他家没有苞谷饭,最差就是标二米,何况今天,总管还叫人拉来了几包大米。

面粉、粉条、猪肉、鸡肉……很多都是有人这辈子还没吃过的东西。

看着马车拉来无数的‘奢侈品’,男女老少都不禁围上去,感叹这刘东家不愧是小镇最有钱的人。

自然,一人随礼,全家吃席。

在花镇,随礼看个人情况。

一般来说,你家办事儿时别人来多少,轮到别人办事儿,你去多少就可以了。

可以多,但一般不会比人家来时随的礼少。

别人到你家随礼五元,轮到别人家时,你只去一元,尽管也可以,但容易落人家话柄。

如果你实在不要脸,那也没有办法。

若是真的没有钱,穷得揭不开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钱财,随礼还可以用物件,一只鸡、一只鸭、一匹布、一个盆、一把面、一篮子水果…都可以。

而此刻,总管的声音响了起来:“男女老少,老人和干活嘞,准备入席了!”

人群开始攒动。

一个接着一个来到屋檐下记账的地方:

“妈,我们克好多钱?”

“一块!”

“可是刘东走我们家是五块……”

“人都死了,哪个还晓得,你小声点!”

……

类似的话,马景澄听了不下十次。

有的人不是拿不出钱,而是贪图便宜。

刘东若是活着,他们肯定会拿出至少是刘东去随礼时的金额,可刘东死了,刘家后继无人,以后再办事儿时,不可能有来往,能省一点是一点。

其实,一块钱也是大钱了。

平常大家都是几分几毛的出入。

马景澄在记账的那里看了一会儿,礼金达到十块的基本没有,有的人家并不差,可随的礼金还比那些揭不开锅的还少。

这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马景澄有了感悟。

大家喜欢用宽泛来定义个体,用个体来定义宽泛。

这算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了。

比如眼前的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眼里,镇上富有的人一定送得比穷人多,其实不然。

小镇所谓的富人往往更加的狡猾,不然同等资源配置条件下,比他勤劳能干的人多了去了,哪能轮到他。

大家似乎都明白这个心知肚明的道理,可一旦将这个道理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总是反应不过来。

其次,在小镇的人眼里,当他们看到刘老爷子家那花枝招展的孙女儿时,就认定了攀州城的豪华。

就会用他们有限的信息和视野断定,攀州城里都是富人。

城里人也是一样的,普遍认为农村都是穷人。

逐层金字塔原理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

即使在马景澄所在的那个年代,即使很多人是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他们都认识不到这样一个逐层金字塔结构原理。

所以往往就会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农村来的孩子考上了顶级名校的研究生,实在太了不起了。

大家觉得了不起主要是有‘农村’两个字,这两个字从来都与教育资源挂钩,农村来的教育资源一定匮乏。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根据逐层金字塔原理。

从一级城市到最小的村镇,存在这样一个结构:有头有尾!

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超级一线城市最末端的人在资源和财富上,绝对比不上最后一级小村镇顶端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