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壁,比陆杨的技术更先进?(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九十八章 破壁,比陆杨的技术更先进?

通过信息锅,陆杨得以看到罗布泊基地飞船的一角,以前科学家们只是猜测,这是地外文明飞船,现在陆杨已经能够确定,这一定是飞船。

问题依旧存在,陆杨的观测只是大概的信息,并不能精确获知内部情况。

还是要打开飞船的外壳,才能进入飞船探索。

能否进入飞船就看明天最先进的激光设备,能否熔化外壳,打开一扇门。

陆杨又研究了一会,发现无法获得更多信息后,这才开始每日锻炼,随后休息。

第二天一早,陆杨先在基地吃了个早餐,期间康世杰找到陆杨,带他去设备车间,其他科学家已经开始组装激光设备。

这是来源于超时空采矿车上的技术,这自然不是目前人类能创造的最高温度。

创造的最高稳定温度应该是陆杨上次去科学岛考察小太阳项目创造的温度。

去年传出消息,科学岛小太阳项目已经能保持数亿度高温维持几十秒,这个时间正在不停增加。

如果能稳定维持几小时、几天、几十天,距离可控核聚变也就不远了。

现在是在实验验证阶段,是用大量电力去堆高温度,而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是靠核聚变产生能量,而不是外部能量去增加温度。

说起来陆杨也有些疑惑,既然小太阳的核心温度,已经瞬间能达到上亿度,那为什么不用这个温度,来融化罗布泊基地的飞船呢。

其他人正在组装激光设备,陆杨问了问其中一位科研人员。

“两边的情况不一样,小太阳那边实现这么高温度,是在特殊环境下实现的,而我们现在必须要在一个巨型整体上去切割,没办法把小太阳的设备用在这边。”技术人员解释道。

随后对方又说了许多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的知识,总之想要精确制造出上亿度高温熔化出缺口,目前做不到。

而使用陆杨贡献的激光技术,却能做到像是目前激光切割技术那样,精确发射高温激光。

根据科学家研究,数道激光汇聚,已经能达到上亿度高温。

这种技术甚至能让小太阳项目受益。

曾经陆杨的柔性固态电池隔热技术,也让小太阳项目受益,具体那边研究成什么样子,罗布泊基地的专家就不清楚了。

如果陆杨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科学岛那边看看。

在夏国的科研领域,目前陆杨几乎什么项目都可以参与,其他人权限没有陆杨大。

花了一上午时间,一台卡车那么大的激光设备组装完成。

相关测试已经在西北基地实验过了,现在组装起来就能使用。

中午大家吃饭休息了一会,立刻又来到车间,将激光设备托运到圆柱体旁边。

周围已经清场,待会发射激光时,几百米内都不能有人。

瞬间制造出的高温激光,能让整个空间瞬间变成高温领域。

负责实验的是物理学家潘汶,在外界陆杨没有听说过这个物理学家的名字。

但潘汶却是罗布泊基地的技术总监,过去的二十年,都是他领导科研团队研究罗布泊基地的飞船。

所有人都远离实验区域,来到经过强化的实验室。

在这里可以从监控,还有各种检测仪器反馈的数据,观察到切割区域的情况。

科学家们此时很紧张,以前虽然也高温切割过,但没有这么高温度。

谁也不知道这艘飞船是否还能运行,在察觉到如此高温度的情况下,会不会突然启动,开启攻击模式。

选择今天进行实验也是提前做过准备的。

从早上开始,整个罗布泊基地,不管是研究飞船的人还是其他项目实验室或者工厂,所有人都放假一天,现在在附近的城市休息。

开始实验前,总长宁右也来到监控室。

他来到陆杨身边,神情凝重地说道:“陆杨,其他人都已经转移了,要不你也去隔壁市,这边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陆杨看向周围几十名科研人员,摇头道:“他们都留在这里做实验,我也留下来,万一真遇到危险,我还穿着力场衣,也许能起到奇效呢。”

宁右的级别自然知道力场衣,他自己就穿了一件。

周围的科学家们就没这个待遇了,闻言点点头不再多劝。

按照潘汶团队的说法,这次实验发生意外的概率很小。

最大可能还是什么用都没有。

根据他们推测,飞船肯定能在宇宙中很多恶劣环境下飞行,甚至可以去恒星获取能量。

现在激光的温度也不是一次性就达到上亿度,而是慢慢提高,到时候有什么变化都能随时观察到,发现不对劲立刻停止也没问题。

总之研究了40年,也有很多收获,甚至做了许多预案。

陆杨也知道专家们有详细的技术,所以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就作为旁观者观看这次实验。

快要实验的时候,陆杨还是提出要求,他要一间独立的房间,待会实验的时候,也待在房间里,有情况再来跟他说。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陆杨还是准备预防一手。

在其他专家实验的时候,他戴上信息锅查看实验区域的变化。

信息锅属于黑科技,比现在科学家们用的检测设备还要强大许多。

至少温度变化,还要内部大概情况,陆杨通过信息锅可以观察到,其他科学家信息就没这么准确了。

一切就绪,实验在下午2点准时开启。

首先启动一个激光探头,这个激光探头可以提供至少1万度高温。

持续不断地对准目标区域,温度会不停增加,直到最后的极限,大约数百万度,在外界测试时,已经找不到任何能够抵挡这种高温的材料。

当然人类创造的极限温度,目前已经达到5万亿度,科学家推测宇宙大爆炸时,也就这个温度。

这是通过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的。

潘汶通过耳机和陆杨对话,在陆杨独立办公室内,也摆着一台显示器,上面罗列着一些参数。

靠着潘汶的讲解,陆杨大概能看懂这些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