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七章 就是要亮眼(2 / 2)

加入书签

当曹酩再度拉开屋子大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明显带着点憔悴的柳黑子二人。

其次,才是那四个箱子。

嗯……看来没出现任何意外!

就是这人……夜消耗量 2

重新打量了眼守在一旁的两人。

“今天你们就好好歇息吧,熬了一夜,辛苦你们了!”

毕竟再怎么说也是要去人前的,精神状态越好越挣脸,这一点曹酩还是清楚的。

而听到这话的柳黑子两人明显愣住。

他们也想去……

再怎么说那也是送别使团啊!多少人一辈子都不一定有一次机会的事情。

然而曹酩却一点顾及他们俩想法的意思都没有。

正事重要!

在他身后跟着的其他护卫闪身出现,齐刷刷清一色的劲装制服,只一眼,精神状态高下立判。

曹酩再度将箱子里里外外检查一番后,轻轻挥手:“抬走!”

离开之际,他再打量了一眼两人。

“今天好好歇息,明天继续训练!”

顿时两人面色一垮。

得!两个坏消息……

使团是要从宫里出发的,在他们出发之前,还要在刘彻和众朝臣面前走上一趟程序,然后才会出宫,再由主道出长安,沿河西走廊往西域而去,再联络已经被匈奴驱赶出原本地盘的月氏。

虽然现在河西走廊依旧是在匈奴手中,但河西走廊眼下也确实是匈奴地盘的边界,从这里走,容易到西域,还不容易为匈奴所发现。

这一切都是从匈奴人俘虏口中审出来的,但作为从大汉立国以来第一支出使西域的使团,路不熟悉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使团中才会出现由一个匈奴人任副手以及向导的这么个情况。

不过就曹酩所知……

很大可能,那个匈奴人俘虏说的话是有问题的,还有那个名叫堂邑父的匈奴人副使兼向导,八成概率他也是有点问题的。

虽然都说蛮夷畏威而不畏德,但现如今的匈奴却并非那种纯粹的蛮夷,而是已经有了社会制度,也形成了部分文化的国家,虽然匈奴眼下形成的文化对比地处中原的汉朝来说要落后上许多,但那终究是文化。

也就是说,看匈奴的时候,不能以寻常看待蛮夷的目光去看,而是要用看待汉朝的相同目光去看。

东亚两大国家之中,汉朝眼下势微却依旧有着以张骞为代表的忠义之士。

那么眼下东亚最强大帝国匈奴不可能没有这种类型的人。

当然,这也是曹酩自己的猜测,并无足以实锤的证据。

即便有,他也没必要去拆穿这一切,毕竟这也算是承载了国民希望的一次行动。

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他的打算就是借着这次机会让张骞把一百盒绿茶送到匈奴人的手中,先顺手在匈奴内部布下一颗暗子,至于说这暗子到底有没有用,暂时还说不来,以后应该能看出来一些。

没用的话那就再说,有用的话,后面就能布下更大的局来将匈奴整个往泥潭里面拖。

很快,曹酩就带着人手、货物直接挡在了早就清空的长安城主道上。

负责清场控场的就是他的老熟人张汤。

而张汤也是早就得到了相应的消息,所以当他看到领头人是曹酩的时候就直接选择了忽视他这一挡路的行径。

顺带还隔着远远地给曹酩打了个招呼,收到回应之后他就继续去忙了。

等到曹酩将人手布置到位,过了没一会儿,不远处,宫门大开,张骞持节为首,身后跟着一众人马。

本来他脸上还略带忧虑,但当看到带头挡路的曹酩后,立即就笑了出来。

近了,张骞松开牵着马缰绳的手,往前几步,目光落在曹酩身上。

“曹小友!”

“子文兄长!”曹酩当即一礼:“我来得不算迟吧?”

“不迟!不迟!”

张骞笑着:“现在就等你了!”

见状,曹酩直接让开:“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寒暄了!”随即转身跟张骞站到同一面,朝后面跟着人高声喊道:“把箱子抬出来!”

声音落下,原本隐藏在人群中的箱子就被那些已经训了十来天的侍卫一步步抬了出来。

一只箱子两人共抬,一共八个穿着同样劲装制服的侍卫。

八人分两列四行,箱子在两列中间,就连高度都丝毫没有错位,脚步声更是踩在了同一个点上。

再加上曹酩刻意让人在他们脚下加厚的鞋子底部嵌了木块,脚步落地时声音之大,几乎宛若一支数十人的军队,但跟数十人军队不同的,就是他们脚下发出的声音宛若一人而出,丝毫不乱。

此刻,不说以张骞为首的使节,就算是以张汤为首控场的人以及周遭围观的百姓也是直接傻眼。

所有人的脑海中就只有三个字浮现。

这是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