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事豫则立(1 / 2)

加入书签

[[徐溥轻笑道:“昭之,左传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先生,此并非行军作战,又何来一鼓作气之说?”朱厚照听得嘴角亦带笑。

“处事与作战亦同理,既然已起了头,一气呵成岂不甚善?拖延过久,万一事态有变,恐得不偿失吧。”徐溥又笑了笑,语气中略带着些许的调侃之意。

虽然朱厚照口中所称是奉弘治皇帝之命南下办事,但自离京以来,徐溥见得朱厚照完全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从心底里就不太相信他所说之事有多重要,故而才这般调侃一番。

没错,朱厚照是天资英武,如今更已文武兼备,但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朱厚照未成年的事实。

“先生,学生亦读过兵书,‘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朱厚照应道。

徐溥面上笑意不减,频频颌首。

静待片刻,见徐溥没出言回应,朱厚照再道:“先生,学生更记得,《礼记》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凡事豫则立,说得好,哈哈……”徐溥听得顿时伸出双手轻击了数下,竟然还笑出声来。

站于厢房内微躬着身躯的郑管事,虽然默然不语,但听得这两师徒的左一言右一语,宛若唇枪舌剑一般,自是频频侧目。

朱厚照亦笑了起来:“先生,学生区处之事虽已起了头,但尚未准备妥当,若仓促而行,只会适得其反,因而还真急不来。”

说实话,其实朱厚照心里怎可能不着急?他也很想快刀斩乱麻,但整饬盐政之事,牵扯得太多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没准备周全之前,急又有何用呢?贸然动手,只会自乱阵脚,甚至功亏一篑。

朱厚照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弘治皇帝,让自己南下整饬两淮盐政的。

整饬两淮盐政成功与否,那关系可就大着了。

若成功,最起码太仓将会比往昔充盈得多,有钱自然就好办事,首当其冲的,边备将不会捉襟见肘。

而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次成功整饬两淮盐政的良好开端,朱厚照往后再行更多的革新之举之时,想来弘治皇帝亦会支持。

到时候,那怕有不少臣子或许会有不同心思,但相信也不敢明着来,无非是私底下搞搞小动作。但只要弘治皇帝这个后盾始终站于自己一边,朱厚照又何惧之有?

故而,此番整饬两淮盐政,对于朱厚照来说,可谓“不成功便成仁”。他自然要慎而重之,静待一应准备周详之后,力求“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

徐溥听得又哈哈一笑:“昭之,老夫适才实为调侃之言,你切莫当真。小心谨慎行事,方为上策。”

朱厚照听得也不以为意,随即点了点头:“先生,此事学生早已盘算多时,如今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待时机合适,一切自会顺理成章。

对于此事,学生是势在必得。若不然,回到京城后,学生不仅没法向家父交待,恐怕以后连出京的机会也很难再有。”

直至如今,那怕坐于他面前的,是他的老师徐溥,朱厚照也丝毫没有提及自己是来整饬两淮盐政的。正如曾伯涵所言“谋可寡,而不可众”。

听着朱厚照这番语气颇为坚决的言语,徐溥面露欣慰不已的模样,频频点着头,稍顷已道:“昭之,那老夫静待你的佳音。”

“待事了,学生定会先告知先生……”朱厚照轻吁了口气,又道,“先生,自扬州至宜兴,应该只剩三四日的路程了吧?”

徐溥“嗯”地应了声:“明日过了江,便至京口驿,再往南数十里,即到常州。由常州至宜兴,无须一日便可抵达。”

朱厚照笑:“学生之事亦急不来,正好至宜兴观摩先生新居。你可别想着不给学生观摩一番。”

徐溥微摇了摇头:“你既有此等闲情逸致,老夫又怎能拒之门外?”

两师徒又闲聊了一会,朱厚照再道:“先生,夜色已较为寒凉,不如你早点安歇。明早我们还要赶路。”

---

朱厚照往自己厢房走去时,只得何文鼎和陈大相伴。

赵五、钱六要去值守,而刘瑾还没有回来,应该仍和黑狼等人在一起。

未几,何文鼎已抢先一步走至那厢房前,打开了门锁,将朱厚照迎了进去,而陈大则于门前值守。

进得厢房仅过了片刻,朱厚照已经坐于一张椅子上,还手执一册书籍,就着桌子的燃起的烛光,正缓缓览阅着。

何文鼎站在他左侧两步之外,静静等候着。

厢房内只得时不时响起的书籍翻动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朱厚照突然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张望了片刻,才问道:“小瑾还没回呢?不就领黑狼他们去吃个晚饭么?这都多久了?”

何文鼎听得躬身应道:“少爷,黑狼他们也去没多久,到现在还不到二刻钟呢。”

朱厚照听得愕然,稍顷,随即笑了笑:“过了还不到二刻钟?看来这人想得多,也会犯迷糊。我还以为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不止。”

何文鼎轻笑,没有回应

朱厚照放下手中的书籍,对何文鼎道:“小鼎,去倒杯水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