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长远事业(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人或许不怎么清楚,但李先却是知晓,如今的宁国,是真的打不起一场倾国之战的。

此时劝说起来,也是有理有据,直指要害。

沈丘听了他的话后,心中的愤怒也不由稍稍减些,恢复了些理智,然后问道:“如今我大宁上下,还有多少兵马?”

这是自己职责范围,李先了然如心,当即回道:“回陛下。若去除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九真郡,如今朝廷在江东四郡、以及襄阳三府的兵马,还有三十二万之众。

其中在襄阳郡三府,有一万禁军、一万郡府县兵驻守。

而后便是广陵郡,此郡有三万禁军,一万五千郡府县兵。

豫章郡有十万水师,两万郡府县兵。

建安郡有一万五千郡府县兵。

临海郡乃京师重地,在地方上,有一万府县兵。在金陵城,则有五千宫廷卫士,五千京营,和十万禁军驻守。

如此合计,如今朝廷能够调动的兵马,尚有十四万禁军、十万水师,七万郡府县兵,五千宫廷卫士,五千京营,共计三十二万兵马。

不过这三十二万兵马中,那些郡府县兵、宫廷卫士、以及京营无法调动。

须得镇守地方,护卫京师。

十四万禁军,若无京师支援,广陵郡最少要留驻五万禁军,一位先天宗师,方可抵御北边梁人威胁。

襄阳郡三府,同样也是此理,最少要有三万禁军,配合该地郡府县兵,一位先天宗师,方可保全。

建安郡那处,紧邻南海国。

若是不开战的话还好,南海国军力孱弱,紧靠郡府县兵,倒也能够勉强维持。

可若一开战,该郡最少也要留驻一万禁军,安排一位先天宗师,以应付南海国的威胁。

如此的话,若真与长沙三国交战,那朝廷这边,最多只能出动五万禁军。

而水师方面,长江水道也须护持,不可能全部而出,以最基本的防务来算,最少也要留个五万水师,还有一位先天宗师。

故而水师能出征的,也最多只有五万。

而先天宗师方面,即便算上陛下,江东这边,也只有四人。只能勉强填补广陵郡、襄阳郡、建安郡、水师四方面的需求罢了。

以五万禁军、五万水师,在没有先天宗师的带领下,想要平灭三国。

陛下,恕臣僭越,这只是痴心妄想而已。”

借着这个由头,李先算了一笔账,算到最后,不由越算越绝望。

说真的。

金陵朝廷这边,还有三十二万大军,听起来已经很多了。

但宁国附近,皆是敌国。四郡之地,无一后方。

需要防守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这几近万里的国界线一铺开,三十二万大军填进去,连个声浪都翻不起,直接就没了。

所以先前李先才说,如今朝廷根本打不起仗,也没兵打仗。

不然难道真靠那五万禁军、五万水师,还没个先天宗师统帅,去平定如今已是新一代战神的陆渊吗?

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吧。

但如果按他所说,缓个十年,朝廷便能凑出二十五万禁军,五万水师出征。

而十年时间内,以临海世家的底蕴,或许也能再培养出一位先天宗师,以填补武安侯死后留住的空缺。

如此十年后,沈丘亲自挂帅,领着三十万水陆大军,大举东征,这情况不好过现在?

如果再等十年,到二十年后,朝廷这边能出动的兵马,更是能多达五十万。甚至先天宗师,也能抽出两到三位来。

这实力就又更强了。

若是那个时候,九真郡的武平侯谢宁还没反,九真郡还在朝廷手中。那么在南边,朝廷也可出动十万兵马,还有一位先天宗师。

西川、汉中两国,如果还听话的话,同样也能凑个五六万兵马出来,还有两位先天宗师。

这么算一算,二十年后,等朝廷实力恢复了。

理想的情况下,发动平灭长沙三国的战事,手中可用之兵,便多达七十万众。能调动的先天宗师,也能有五六位。

那个时候,南海国严望秋早已老死,叛乱三国的宗师少了一人,南海国也将更加虚弱。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想要攻灭三国,收复五郡,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时间是站在朝廷这一边的。

以豫章临海的底蕴,只需给些时间,让这二郡喘过气来,是真的不虚叛乱三国的。

“五万禁军、五万水师……”

沈丘听完李先的清点统计,听着这让人冰凉的数字,整个人也不由沉默了。

原先升起来的怒火,在这冰冷的现实面前,就如一盆大水浇下,彻底给熄灭了。

确实。

就算他再是愤怒,再是不甘,但冰冷的现实摆在面前,自己又能怎样?

难道真靠这十万兵马,还没有先天宗师,去打一场灭国之战吗?

这怕不是在打仗,而是在让朝廷手中,本就不多的筹码去送死。

所以心中衡量一番之后,沈丘不由叹了口气,然后又问道:“长沙国那边,听闻有二十余万兵马了?”

说话间,这位建武天子,口风已经松动。

而见自己的劝说已有效果,李先心头大喜,又连忙趁热打铁道:“回陛下,确切的说,包含郡府县兵在内,是有二十四万。

而且长沙国内,还推行乡勇民团制度,在农闲之时,也会召集民间乡勇进行集训。

以长沙国如今的疆域户口,这些民团乡勇,规模应该也在五六十万之众。

所以若遇灭国之战,长沙国内,当可出八十万兵马。而且其国中,还有长沙王以及其王后两位先天宗师。

此等实力,朝廷想要灭之,没有五十万以上的精锐兵马,三四位先天宗师,是绝不可能的。”

虽然一国兵马的具体规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机密中的机密,是绝不能随便泄露的。

但谁让长沙国,立国时间太短了呢?

从前越弘道七年六月二十立国之日算起,到如今建武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满打满算也不两年半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尽管陆渊已经接连开设恩科,不断的拉拢地方士人之心。同时不断扩充兵马,吸纳那些武人豪强,将其引为己用。

但这些手段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将所有人心都收拢,让所有人都真正归心。

越国正统的名义还在,宁国继承了越国,同样也有着正统大义。

就这个大义名分,对于那些读书人还有武人,还是极有吸引力的。

而且长沙国虽然如今上升势头不错,可到底不如宁国强大。

现在是没什么问题,但等朝廷缓过气来了,领着兵马打过来,谁知道能不能撑得住呢?

故而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不少人便做着脚踏两只船,两边都做一手准备的心思。

既在长沙国做官,但又同时在金陵朝廷这边留条门路,时不时通报些消息,为将来做打算。

所以陆渊长沙国内的兵马详情,这种机密之事,也在宁国朝廷的刺探之下,不出意外的给泄露了出去。

嗯,很符合那些当官的尿性。

“八十万兵马……”

听到这个数字,沈丘又是一滞,气又泄了半截。

同时又意识到一个一个可怕的现实。

这长沙国的兵马,不知不觉间,竟已到了如此规模吗?

而且更可怕的是,就算不算那些民团,那也有二十四万正规军,长沙国竟能养得起如此大军。

要知道,与如今掌控江东四郡的金陵朝廷,现在也才三十二万兵马啊。

比起长沙国,只多了区区八万而已。

纵然这只是虚弱状态下的江东,但长沙国能把自己的军事实力,扩张到朝廷的四分之三,这已然很可怕了。

沈丘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想要平叛,似乎真的没想到那般简单。

这叛乱三国,尤其是长沙,绝非是短时间能卒除的。

这将是个长远事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