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九十二章开矿计划(1 / 2)

加入书签

整个清源城就像被铁犁过一番似的,到处都在搞建设,看着这三座宝刹的进度一时也不可能那么快,再短也要数年才能完工,快的话可能一两年。

赵小品已经说了,他在外面的工程已经逐渐完工,工人将会全部召回来,先把三座寺庙完工再接其他的工程。

有了他的表态,梁川便放心了。

阿卜杜拉最是感动,他回到沐斯林当中,把自己的事迹说了一遍,一时间在大宋的沐斯林当中威信陡然提升,所有的沐斯林也对梁川的好感倍增。

蒲家家主蒲庚这些看因为丧子之痛对钱看得淡了,对真主表现得更加虔诚,他甚至一度以为,蒲寿长的失踪是因为自己这么多年来没有虔诚朝拜过真主的缘故。

梁川虽然与他不对付,但是事情涉及到真主的宝地,一切的事情还有私人恩怨便不值一提,蒲庚还是极为大方地掏出钱来,捐给了梁川。

他也知道,现在的梁川那手头赚的钱比他们蒲家可多上数倍,他才看不上自己那一点小钱,传出去对名声还有亏损。

阿卜杜拉见梁川干脆,他也不能小气,马上派人回到波斯,准备再运一大批精铁还有水晶回来,准备无偿送给梁川!

等这清真寺一落成,他毫无疑问必定能在这里一呼百应,召集无数的沐斯林前来,到时候他要钱还不容易,他可以以真主的名义他们去赚钱,筹钱这等小事,再简单不过!

梁川把清源这边的事情放一放,他在也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港口那边榜文继续张贴着,就是要多招几位优秀的人才!

金玉匠干的虽然不是他的老本行,但是把水晶磨得跟玻璃一样纯净,这手艺就让梁川很是意外,他现在已经在不停地试验,多大的曲度能让望远镜的视程达到最大,才算是优等品。

磨制水晶的工作虽然枯燥,但是梁川好吃好喝供着,还一文不少地给发着各种工钱,天底去哪里找这种好事?

曹不休这里同样也是,也就是看了一次风水,后来便整天闲着,他的工钱已经拿过了,这钱拿着他都嫌烫手,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招到这两个人,梁川才知道这年看似落后的时代还是有不少的人才,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罢了,要是能把他们收笼到自己麾下,到时候指不定自己还能发明发现什么更新奇的玩意!

梁川带着耶律重光回了一趟凤山。

蔗田里的甘蔗已经完全砍完,情报队的队员忙活了一个月终于把这项重要的任务完成,所有人都累得够呛。熬糖纯粹就是体力活,除了卖力气没有其他的捷径。

主要还是没有机器,要是纯自动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地里的蔗农前些日子结清了工钱,已经全部返回山上。

一返回家里,她们便把家里的孩子送到山下来念书!

读书固然是一条重要的出路不假,可是也是一条不归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年代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就意味着全家人要在地里努力地刨食,而这个重要的劳动力却没办法参与耕种。读书也讲究天分,有出路的就那么几个人,如果将来一事无成,那还得乖乖地回来种田,可是届时都一把年纪了,谁还愿意去拿锄头!

再者说了,读书人心高气傲,要让他们放下毛笔去拿锄头,谈何容易!

蔗农们多是天雄军的家属,他们把孩子送到学堂的那一刻就狠下心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他们过惯了流离失所的岁月,更经历过各种灾难的苦楚,他们已民一无所有,也只有他们才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而且最为吸引他们的是,学堂自己有学田,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养得起学堂里的学子,不需要他们为生活费而发愁,这不就又可省下一大笔生活费!

山里许多西北的流民原来只是拿茅草搭了屋子,现在梁川正式把他们纳入编制,以后每个月都按时有固定的收入,生活安定下来,他们开始计划着盖新房子,准备真正安家下来!

梁川先回望乡老宅,跟三位夫人大战了一场,第二天拖着打摆子子双腿上了石苍山上。

前后才短短近两个月的时间,石苍乡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山上但凡有块平地,哪怕是坡度是太陡的山地全部被开垦了出来,漫山遍野,绿油油的一大片植被被翻出土黄色,全种上了地瓜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