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四十三章 送礼(三)(2 / 2)

加入书签

显然是有些瞧不上陈安晏。

其实,不只是大梁,历朝历代的文臣和武将之间似乎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于文臣来说,尽管武将能开疆扩土,但大多都十分粗俗,大字不识几个,与其沟通好似夏虫不可语冰。

而且,在处理两国关系上,文臣和武将也多有分歧。

一般来说,文臣都主和,而武将则多主战。

对于文臣来说,最主要的是江山和百姓的稳定,而对于武将来说,抵御外敌是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身为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有加官进爵的机会。

否则的话,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被朝廷遗忘。

也正因为如此,过去才会有一些将军故意挑起战事,甚至还有杀良冒功之事发生!

相比之下,对于武将来说,朝廷的那些文臣都是文弱书生,他们认为,一旦国家有难,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这些武将。

而那些文臣所谓的定国安邦,都是建立在他们这些将士的累累白骨之上的。

因此,他们都自然而然的看不上这些文臣,可实际的情况却是文臣的地位要比武将的地位高得多,这自然让那些武将的心里不太平衡。

在这些武将看来,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换来的,可那些文臣做官不光要比他们安全的多,而且捞的银子也更多。

而且,他们也知道,他们在外拼杀,很多时候可能都不及文臣在大殿上动动嘴皮子。

因此,对于这些武将来说,他们的心里自然会心生不满。

只不过,文尊武卑这样的情形,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而大梁自然也不例外。

按照陈安晏的猜测,这位总兵大人想必是见到自己小小年纪,却是能代表朝廷来为秦王爷贺寿,心中有所不满。

想来,若不是顾及自己钦差大臣的身份,这位总兵大人恐怕都要对自己恶言相向了。

而在见到这位总兵大人如此,陈安晏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动怒。

而这时候,原本准备往外走的茅怀宇,在见到李元凡也回来了,倒是也停了下来,却是朝着陈安晏笑着说道:“陈大人不要介意,这位柳总兵的脾气向来如此!”

另外几位大人在听了之后,也都笑着点头。

显然这位柳总兵的官声在这些文官之中并不算好。

而这位柳总兵姓柳名如风。

据说他的用兵之道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他最擅长的就是快速行军,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过去越国向大梁求救的时候,这柳如风也曾带兵剿寇。

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游击将军,在到了越国之后,他曾将原本十日的路程压缩到六日,杀得那些海寇措手不及,可以说是人如其名。

而在这些年里,他也因为军功的累积升任了广西总兵。新笔趣阁

陈安晏听了也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他自然不会跟柳如风计较。

不过,这柳如风见到陈安晏如此,感觉好像是被小瞧了一般,立刻脸色一沉。

这时候,李元凡正好走了进来。

随后,他便将陈安晏跟李琳介绍给了广西的这些官员。

看得出来,李元凡似乎对着柳如风也颇为看重。

其实这也难怪。

李元凡不能参政,所以民生之事他也插不上手。

而对于越国的海寇,他倒是十分重视。

李元凡似乎也看得出,一旦越国落入倭国之手,大梁的处境便会变得十分危险。

所以每次越国使臣前来求助,李元凡都会让两广总督以及广州将军设法相助。

为此,他也多次向朝廷奏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朝廷最终特许广州将军遇越国求助,可不向朝廷请旨。

尽管这个权利看起来好像要比其他驻防将军更大,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苦差事。

一方面,越国地势狭长,对付海寇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越国本身就远不及大梁富裕,而且又是大梁属国,每次出兵都要消耗不少粮草。

越国对此也只能稍做表示,根本没有办法全都承担下来。

这也是为何朝廷后来会给他们拨银的原因。

只不过朝廷拨下来的银子再加上越国承担的这部分,也就勉强应付消耗而已。

所以,在其他将军眼中的特权,实际上只是一个苦差事而已。

而这柳如风对付海寇很有一套,这些年剿灭海寇最多的便是他!

这柳如风也是在李元凡的极力推荐下,才当上了这广西总兵。

因此,在介绍到柳如风的时候,李元凡也是大大夸赞了一番。

只是这柳如风虽说对李元凡十分尊敬,但看向陈安晏的时候,却依旧是不屑一顾。

李元凡见状,却是小声责怪了几句。

但看他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责怪,反倒像是一个长辈说教而已。

这时候,茅怀宇却是又凑近了一些,朝着陈安晏小声说了几句,陈安晏听了顿时明白这柳如风为何会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