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中微子通信技术(2 / 2)
“侯院长,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也要变一变,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做恶人,”顾知秋语气沉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固然好,但有时候用一些强硬的手腕去镇压,他们反而会执行的更卖力一些。”
华夏总是像个慈祥的老者,仁爱,和善,包容。
但一味的这样,总会让人觉得这个古老国度没有脾气。
这样不好。
曾经国力尚弱,需要卧薪尝胆,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
但到了现在,就该让他们见识一下华夏的威严。
挂上电话,顾知秋守在笔记本前。
没多久,一封加密邮件便发送了过来,是2011年和2020年两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参数。
中微子试验参数已经不是秘密。
大亚湾核电站的中微子实验是多国参与的联合实验,实验数据也都是多国共享。
其实这两次的试验中,人类距离中微子应用已经很近很近了。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了下文,让人惋惜。
顾知秋打开试验参数,认真观看了起来。
2011年的实验数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震荡,不但检测到了震荡几率,并且测到了六项参数。
但因为计算得到sin22θ13=0.092,而置信度高达5.2个标准差,因而这次发现虽然具有突破性,但因为精度过低,不具备中微子承载信息的基本需求。
直到2020年的补充实验完成,精度和置信度达到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达到了应用的标准。
中微子通信技术,和其他通讯的方式是一样的。
将中微子作为信息载体,把需要传达的语音、图像、数据进行调制,将他们驮载在中微子束上。
然后凭借中微子束所向无阻的威力,将信息以近光速送达目的地,然后通过解调的方式将信息从中微子束中还原出来,完成信息传播。
和电磁波不同的是。
由于地球是球面,再加上表面建筑物、山体等影响,电磁波传送需要通过通讯卫星和地面站,而中微子则有极强的穿透性,可以透过深海,随意出入于厚重的金属墙,以及直投地球。
中微子束穿过地球的能量损耗只有一百亿分之一,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产生十亿电子伏特的中微子,穿过地球,也只衰弱千分之一。
换个比较通俗的解释,电磁波、中微子这些或许比较学术。
但大家一定都用过wifi。
隔几道墙、出门、或者进入电梯,信号就会消失。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地形和距离上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电磁波强度遭到了极大的衰弱。
那么,大胆的想象一下中微子通信的世界吧。
当你爬上珠穆朗玛峰,打开手机,发现还能连上自己家里的wifi,而且还是满格信号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再比如……
(开放思考题:
假如中微子通信有一天成为现实,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另外,4g改革让整个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中微子通信应用了,你会怎么抓住这个风口创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