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高能物理实验室的改造(2 / 2)
但黑洞不是谁都能形成的。
在目前的科学认知中,只有足够质量达到足够大,才有可能形成黑洞。
而这个质量界限,被称之为:托尔曼-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tolman–oppenheimer–volkofflimit)。
繁琐的计算就先放到一边,通过计算,这个质量界限的最小应该在2.14-2.27太阳质量。
知道有同学肯定会问,最小的黑洞形成都要这么大的质量,而奇点又在黑洞里面。
难道要在实验室制造出来两个太阳那么重的东西吗?
问题很好。新笔趣阁
但自从当初顾知秋开始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这个现有物理学认知的范畴。
tov极限的推论过程,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可观测宇宙。
那不可观测的宇宙呢,有没有更小的黑洞?
从理论上来说,是有的。
而顾知秋在最初尝试奇点实验的时候,便是先推导出了三种人造奇点的理论可能性。
第一种,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瞬间,理论上出现了理论上最小的黑洞:原初黑洞。
在这个时候,无穷大的质量被压缩成了一个点,无穷大的引力,将在宇宙大爆炸的原点,形成一个宽度仅为3.267x10的负35次方米、质量为普朗克质量即2.2x10^(-8)kg的黑洞。
但这个黑洞的形成和恒星坍缩用的是同一个物理模板,这种超大质量坍缩形成黑洞的方式,在人类的实验室里自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此,第一个理论在出现的瞬间便被放弃。
第二种,量子黑洞。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粒子加速器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科学家用粒子对撞尝试打开一扇通往天堂或地狱的大门,看到了难以在自然界观测到的现象。
那时候就有人担心,粒子加速器是否会造出黑洞这种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
但这个难度也不小,通过顾知秋的计算,大约二十微克的物质需要超过10^19gev能量当量才能形成三维空间的微型量子黑洞。
但这却是前世顾知秋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可惜的是,北欧核子研究中心的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质子对撞中最大的能量也就8000到13000gev之间,比可能实现的能量当量,还要小了十五个数量级。
为了弥补这个能量差距,他尝试过很多改良,但最终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再后来,或许是实验方向的错误,两年的毫无收获,让他内心烦躁,最后在让人无法接受的实验数据中,搁置了这个实验。
因此,此时华夏重启奇点实验。
那在他的潜意识里,便只剩下的第三种理论方向——原子黑洞。
刚才说了,黑洞的形成是一个恒星坍缩到一定地步形成的。
而我们都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个极限的,那就是史瓦西半径。
史瓦西半径是指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都存在的一个临界半径特征值。
用人话来说就是如果特定质量的物质被压缩到该半径值之内,将没有任何已知类型的力可以阻止该物质在自身引力的条件下将自己压缩成一个黑洞。
再人话一点就是物体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后,该物体该变成一个黑洞。
史瓦西半径推算公式为:rs=2gm/vc^2。
rs既是史瓦西半径,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质量,vc为光速。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天体的坍缩成为黑洞的半径极限。
比如地球:9毫米,月球:0.109毫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