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许墨:岁币又不是坏事(1 / 2)
温彦博,一个在大唐几乎没什么名气的人,不在凌烟阁榜名之上。
但他是大唐的相,现任右仆射,地位仅在长孙无忌、李靖几人之下,比之魏征还要高出一截。
虽然年纪很大。
可他内心很年轻。
他是皇唐,把大唐人的利益看得极其重要,此前大唐朝堂上,曾讨论过一个议题,那就是“内迁胡人”。
这是一个老提议了。
汉末的时候,曹操就这么干过。
晋朝的时候,也有过这档子事,至于结果嘛…也摆得很清楚。
虽然它造成过什么不好的结果,可它带来的收益也是极大的,最关键的就是人口。
人口是任何一个国家一切的基石。
人口越多,国力也就越强盛。
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朝代,能够抗拒人口带来的诱惑,大唐也是如此。
温彦博死谏。
他的想法和这个想法颇有些不谋而合,他所设想的,是把那些突厥人安置在黄河边,让他们作为大唐的屏障,顺便为大唐人养羊。
房玄龄皱了皱眉头:“陛下,此法不仁义。”
仁义…
这是撑着大唐脊梁的东西。
“不仁义,哪里不仁义了?”魏征站出来,一本正经地开口询问起来,“我大唐百姓会因此受害?”
房玄龄摇摇头。
魏征又问道:“那我大唐百姓,会不会因此,哪怕一文,手上也能多出些闲钱出来?”
房玄龄迟疑了会,然后点点头。
外邦岁币一多,大唐国内的税收就能少些,那百姓手里自然就有钱了。
“这不仁义了?这难道不是天底下最仁义的事?”魏征一拍手,作出总结。
温彦博表示赞同。
房玄龄很快反应过来,啐一口:“谬论,于我大唐百姓是好,可于……”
后面的话他说不出来,索性闭上嘴。
他是大唐的臣子,又不是外邦那些国家的臣子。
私底下或许可以这么同李世民说。
但明面上…
他不能说出这样的话。
“岁币一事,臣以为可有。”长孙无忌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岁币多少遑论,此事可以作一个由头。”
“主动权掌握在我大唐手中。”
“多少可以禁绝诸如吐谷浑之事。”
李靖点点头,长孙无忌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但…
要怎么收岁币、要收多少岁币,还是要讨论一下,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人提议要多收,比如说温彦博,魏征。
有人觉得,这只是一个名头,象征性来一点就好了,不能丢了仁义的名声,比如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一直吵到第二天朝会,依旧没讨论出个结果。
朝会结束。
长孙无忌他们回家睡觉。
魏征和李靖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大唐超市。
两个人模样,把许墨和李英姿都吓了一大跳。
“你们俩昨晚是要死在平康坊了是么?”许墨扶着魏征坐下,还试探着伸出手,试了试他的鼻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