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公益助农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傍晚时分,林逸凡和苏悠悠开着车离开了这个村子,掉头往蓉市开去。

回蓉市路上,两人都没说话,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那一幕悲剧。

一个老人家带着孩子独居,这样的情况在贫穷地区比较多见,但是也特别危险。

这次幸亏这村子里的人机警,村民也都是热心肠。

如果不是有细心村民及时发现问题,只要再拖一个晚上。

那么这个才一岁的小孩子就会因为老人家的突然离世,又没人发现,很可能会活活饿死。

这件事给林逸凡的触动极深,他现在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了。

经过多方打听,林逸凡了解到了李婆婆家的难处,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她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会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家。

李婆婆的老伴因病过世得早,当初为了给老伴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债。

李婆婆的儿子叫黄华,好不容易娶妻生子,结果在生完孩子没多久,儿媳妇就受不了贫穷,选择抛夫弃子失踪了。

黄华还来不及悲伤,为了还债,只能把孩子交给母亲照顾,自己一个人外出务工。

那微薄的工资除了养活孩子和老母亲,剩下就全用来还账了。

在离开村子之前,林逸凡问村医要了黄华的微信,给他转了50万,这笔钱的三分之一足够让黄华还清账,余下来的钱可以让他能够相对轻松的抚养孩子。

但是林逸凡很清楚,这样的善心只能帮助一个人,帮不了所有人,也只能帮助一时,帮不到一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逸凡重拾中午吃饭时候的念头,打算把自己用来败家的钱,更多的花到这方面。

做更有意义的事,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可是用什么方法去帮助村民,这个需要权衡。

帮助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够让村民们靠这个长久的获得维持家庭的收益,在家门口就能养活一家人。

而不是自己一撒手,村民们就无以为继了。

回到蓉市后,和苏悠悠吃饭的时候,林逸凡还在脑海中思考这个问题。

苏悠悠见林逸凡心不在焉的,便帮他夹菜。

林逸凡扒了几口,脑海中突然想到农产品上面,瞬间一拍大腿,眼睛一亮,高兴的说道:“我想到办法了。”

“逸凡哥,什么办法啊?”

“可以助农啊,你说我们公司要是组建一个部门,专门用于公益助农,找那些植物学家,针对每个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找到适合当地种植的水果蔬菜。

然后公司前期给村民投资补贴,引导村民们发展农业,这不就解决了山区贫困的问题吗?”

苏悠悠想了想,提出两个质疑,“这样的话,公司又会要增加一大笔负担,公司能够承受得住吗?

另外就是销路问题,光种出来没用,如果销不出去,村民们一年辛苦就白搭了。”

这个念头只是林逸凡灵光一闪想到的,他还没来得及深入考虑到后续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