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接亲了(1 / 2)
[[第一百七十章 接亲了
于是葛卫红就动手尝试起来,很快,王燕头上就全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卷,瞧得李小梅和李小鹿都羡慕不已,也一个劲往自个头发上比划,吴小玉和李玉梅,也就帮着她们卷了几个上去。
等到下去,老村长的小孙子就跑来叫人,今天请大伙吃饭,顺便商量一下结婚的细节。
因为王燕是老村长认的干孙女,所以接亲的时候,要从老村长家里接。
等吃完饭,王燕就被留在老村长家了。
转过天来,李卫国把大知客赵二两请来,开始筹备婚礼。
这些都驾轻就熟,吆喝一声,村里帮忙的就全部到位。
赵二两就跟稳坐中军帐的大将军似的,一支支将令分派下去,有专门负责去各家借桌椅板凳的,有专门借盆子碗筷的。
谁负责烧火,谁负责焖饭,全都安排得齐齐整整。
赵二两夹着几条烟,帮忙的先全都分两盒,嘴里还吆喝着:“我告诉你们,大伙都精神着点,把酒席好好弄着。”
大伙齐声应答,然后各自忙碌,人马派遣出去,很快就行动起来。
大厨徐大舌头也来了,跟主家商量菜肴。
今年他也跟着种植了二十亩地的水稻,竟然有着好几千块的收入,徐大舌头也准备好好卖卖力气,使出浑身的本事,拾掇出一桌好酒席。
李金梅拿着根铅笔头,和徐大舌头讨论一阵,李卫国也在旁边参谋着,总算是把菜肴确定下来。
一共十个凉菜,十个热菜,十全十美,一共二十道菜,足够丰盛。
一般的酒席,也就八对八,十六个菜,或者干脆是六对六,十二个菜。
几个人正研究着呢,就听到外面一阵汽车喇叭声,好几辆大卡车,停到当街。
很快就有个半大小子跑进屋报告:“去年城里收鱼收猪肉半子的人又来啦!”
李卫国一听,连忙迎了出去,果然是于长水,领着好几名司机,正向他家走来。
“于大哥!”李卫国连忙上去握手。
双方早就在电话里联系好了,年前于长水的轴承厂,会来这拉年货。
除了冻鱼之外,还有猪肉和白条鸡鸭之类,村民也早都宰杀完毕,就等着他们来呢。
于长水也满面春风,看着李卫国的家里进进出出的人们问道:“国子老弟,今天咋这么热闹?”
“我二哥明天结婚,大伙都来帮忙。”李卫国笑着解释道。
“哈哈哈,好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说啥也得讨一杯喜酒喝。”于长水也大乐。
于是李卫国把客人让进屋里,村民看到这伙人,也都高兴:这是给他们送钱来啦。
有着急的,已经通知家里人,赶紧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拿来出售。
于长水进屋刚喝两口茶水,外面就有人嚷嚷着送东西。
出门一瞧,好家伙,有拖着麻袋的,还有扛着猪肉半子的,那猪肉膘子瞧着就厚实。
那就先收购吧,于长水带来的人就忙活起来,过秤的,算账的,装车的。
他今年也早有准备,直接带了一个现金员,当场点钱。
收着收着,于长水也发现一个问题:今年各种年货,全都比去年多,而且还多得不是一星半点,就像猪肉半子,不大一会就收了上百个,超过一万斤。
还有白条鸡,去年回去之后,根本就不够分的,普通职工根本就捞不着。
今年大不相同,每家基本都扛来好几麻袋,二三十只都算少的。
不少人家,都是五六十只白条鸡。
最多的是李金梅的养鸡场,当年宰杀的小鸡,数量就超过千只。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去年的时候,于长水来收购,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大伙都憋着一股劲,养猪养鸡,大力发展养殖业。
基本上每家都养两头猪以上,鸡鸭就不说了,基本都从李金梅的养鸡场购买了上百枚种蛋,在自家炕头上进行孵化。
除了留下自己养着下蛋的,剩下的都宰了,就等着卖呢。
各家的白条鸡都宰杀完毕,盘得规规整整,表面还都挂着一层薄冰,保鲜得非常好。
在现场组织纪律的老村长都感觉有点震惊:“于同志,这好像有点太多了吧,你们厂子消化得了吗?”
在老村长看来,这数量确实有点多,白条鸡就有好几千个。
于长水则是眉开眼笑:“老爷子,您就放心吧,再有这些,照样能消化!”
他们轴承厂加上下面的分厂,职工就好几千,这些白条鸡瞧着挺多,其实也就是一家分一只的事。
“那就好,那就好!”老村长也连连点头,他原本还担心货物太多,人家买不了呢,要是砸在村民手里,那损失就大了,谁家也舍不得这么大吃二喝啊。
村民们当然更高兴,乐乐呵呵地领了一沓子钞票,手指蘸着唾沫,眉开眼笑地数着。
平均算下来,猪肉,加上鸡鸭鹅之类,每家都有二三百块的进账。
可不要小看这二三百块钱,放到县城里面,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啦。
李金梅的收获当然最大,这一批小鸡出栏,就是两三千块呢。
最厉害的当然还得算李卫国,于长水预订了五万斤冻鱼。
去年运回去两万斤,给职工分发下去,大伙都吵吵这鱼好,又鲜又肥。
厂领导也高兴,今年又额外多批了一些。
只是这几辆大卡车,装完猪肉半子和白条鸡之后,基本就满了。
而且于长水带来的现金也光了,他也没想到,能收上来这么多年货。
村民反倒是乐呵呵地安慰于长水:“于同志啊,没啥事,东西你们先拉走,等回头再算钱。”
也只能如此,于长水跟同事们商量一番,决定吃完饭之后,车队就先返回一趟,然后再过来。
瞧着这架势,还得跑两趟,毕竟还有五万斤冻鱼呢。
于是由现金员带领车队返回,于长水当然是留在这边主持大局了,其实主要是他惦记着明天参加婚礼。
因为车队要往回赶,所以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卫国就早点张罗开饭。
在农村,办喜宴头一天,把帮忙的和左邻右舍请来先吃几桌,这个叫拉水桌子,主要是尝尝大厨的手艺合格不,再犒劳一下这些帮忙的,等正式场合都卖卖力气,别出什么差错。
“好吃,比城里大馆子的饭菜都香。”于长水带来的人都吃得赞不绝口。
这年头,城里人的日子也紧巴巴的,都得省吃俭用。
于长水也夹了一块红烧鱼,细细品尝,然后点点头:“国子老弟,你这鱼,感觉比去年还好吃。”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那是当然,入秋之后,他只要没啥事,每天都会往水库里撒上一舀子宝珠里面的水,反正不用也是浪费。
效果相当明显,水库里面的鱼,也就变得更加鲜美。
于长水也当场表示,收购价格,每斤比去年涨五分钱。
这个也正常,毕竟进入到八十年代之后,原本几十年没怎么动的物价,也渐渐出现上涨的趋势。
而且李卫国知道,这才刚打头,猛涨的时候还在后边呢。
“国子,鱼都打上来了吗?”于长水有点不放心,又向李卫国询问。
同桌的王大拿接过话茬:“俺们都忙活十多天了,一共打上来六万多斤,肯定够用。”
于长水听了大喜,大手一挥:“那我们都要了!”
就算他们厂子的职工分不了这么多鱼,那不是还有不少关系单位嘛,过年了都需要走动一下,李卫国的鱼这么好,用来当礼物最好不过。
王大拿望望李卫国:“俺们在县里还得零售一些,估计也得卖个万八千斤的,国子说,水库里的鱼也不能打太狠,不然明年就受到影响了。”
于长水一听,也只能作罢,五万斤,勉强也够用。
等到吃喝完毕,几辆大卡车先满载而归,于长水则留了下来,被李卫国安排到鹿场那边住宿。
天黑之后,李卫国的家里挑灯夜战,当院支起来一口大油锅,需要过油的食品,今天晚上都先准备出来,免得明天忙不过来。
这种时候,村里的小娃子们是最高兴的,都围在旁边,逗点好吃的,先解解馋。
李卫国也大气,炸出来的虾片,丸子,江米条之类,都叫李小梅给娃子们分发一些。
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知道娃子们就盼着这个呢。
众人正热热闹闹忙活着呢,就听到黑夜里传来汽车喇叭声。
李卫国连忙迎出大门,却是罐头厂的一辆大卡车,车门打开,从里面跳下来两个人。
“王红兵,李梅,哈哈,怎么是你们!”李卫国嘴里大叫一声,来的这两位,是返城的知青。
听到李卫国嘴里喊出的名字,吴小玉和葛卫红他们就蜂拥上来,葛卫红手里还拿着刚出锅的丸子呢,就张开双臂,向着李梅抱过去:“梅子,想死我啦!”
李梅也和她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这份重逢的喜悦,任谁都能感觉得到。
等抱完了,李梅这才发现情况:“卫红,瞧你一手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