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手雷显威(2 / 2)
“列阵,准备迎敌!”
佟瀚邦拔出长刀。
他必须阻止身后的追兵,以给步兵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
皇太子朱慈烺亦在争取时间,建虏的提前入塞,打乱了他所有的布置,明知道现阶段大明军还没有和建虏野战的能力,但他却必须尝试一下,或者说,哪怕是牺牲一部分的兵马,也要凝滞建虏入塞的速度,以为京畿地区百姓的撤退和第二道运河防线的稳固,争取到一定的时间。
否则,在仓促应对的情况下,第二道防线未必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初,他想要在蓟州拦截建虏,但黄崖关和遵化先后被建虏突破,任何在蓟州城下的军事行动都有可能被建虏前后夹击,全军覆没,甚至是威胁到蓟州的安全,因此他放弃了这个打算。而在蓟州之后,只有一个地方是合适的,那就是三河。
天色蒙蒙亮时,道边出现三河的界碑。
朱慈烺立刻向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说道:“传令,大军在三河休整。”
宗俊泰立刻到前方传令。
驸马都尉巩永固惊讶,急忙道:“殿下,三河也不安全啊,一口气直接返回京师才是上策啊。”
“不。先去三河。”朱慈烺声音坚定。
“为何?”巩永固不解。
朱慈烺沉声解释道:“建虏入塞太突然,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有准备完成,我们需要争取一点时间,最大可能的保证京畿百姓的撤退和运河防守的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在三河停留半天。还有,我们需要抓几个舌头,以确定建虏主力是不是从遵化突破的?而他们的统帅是谁?虏酋黄太吉现在又在哪儿?这些事,都需要在三河完成。”
这三个问题,仿佛是三团火,一直在朱慈烺胸中燃烧,他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因为只有知道了这三个答案,他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现在是崇祯十六年,九月二十日的凌晨,照历史记载,黄太吉死于九月二十一,如果黄太吉没有亲自领军,留守沈阳,那么,他死亡的消息一传来,建虏八旗必然退兵,以回到沈阳争权夺利,但如果是黄太吉亲自领兵,那就比较难说了,以多尔衮的手腕,说不定在军中就能确定自己摄政王的地位,以不能劳而无功为理由,继续带兵劫掠大明,因此,黄太吉在不在军中相当关健。
但隐隐地,朱慈烺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自己的穿越,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太吉说不定不会死呢。
“殿下,”巩永固一听就急了:“此事非你所应该为,你应该立刻返回京师,这件事交给臣子们执行就可。”
“臣子?”朱慈烺脸色凝重:“赵光忭或者是顺天巡抚潘永图吗?不,”目光扫了一眼后方白广恩的旗号,摇摇头:“他们怕是指挥不动的……只能我来。”
白广恩虽然作战勇猛,但性子桀骜,极难驾驭,对朝廷的忠心,怕也是三分真,七分应对,历史上,连洪承畴和孙传庭这两个大能,都无法完全使用他,何况现在的赵光忭和潘永图?
因此,朱慈烺只能亲自出马---白广恩再是桀骜,在他这个皇太子的面前,也是不敢张狂的,只要方法得宜,令白广恩死战,还是有相当可能的。
巩永固劝不住,只能无奈同意,再者,已经奔袭了一夜,人困马乏,也的确需要休息。
为什么是三河?
因为不管是黄崖关或者是遵化突入的建虏,若是想要逼近京师或者是南下,三河都是他们的必经之处----布置疑兵,迷惑建虏,或者是打一场小范围的、伤亡可在控制的、而且打了就跑的的阻击战,再没有比三河更合适的地方了。
不过现在朱慈烺手中能用的兵力并不多,除了白广恩的两千骑兵,大约就只有阎应元留在三河的一个千总队了。因此必须善加谋划,小心使用每一分的兵力。
天色大亮时,朱慈烺赶到了三河城下。
过去,三河只是一座小城,但今年朝廷拨下钱财,扩建增修,现在的三河城比过去大了三分之一,城中驻兵也增加了不少,顺天巡抚潘永图在这里驻节之后,其麾下一千人抚标营自然就驻扎在三河,加上原先的守军和新招募的一些义兵乡勇,整个三河城内一共有正兵辅兵三千余人,比起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夜疾行,所有人都是疲惫,此时望见三河城,有一个歇脚的地方,众人都是微微松口气。
此时已经是辰时(早八点),早过了开城时间,但三河城依然是城门紧闭,四野不见一个人,城楼上有持枪的军士在游走。显然,建虏入塞的消息他们已经得到了。
而在三河城北三里之外的河流边,一处原本有五千人驻扎的行军大营,现在只剩下千余人,从翻新的泥土和清晰的车马印就知道,其他人马离开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晨光中,炊烟缭绕,营中正在造饭。军旗飘扬处,一个披着京营新式铠甲,头戴圆盔的千总官正站在营门前,手扶刀把,脸色严肃的远望从蓟州而来的官道。
当官道上烟尘滚起,武襄左卫的祥云旗在视野里出现时,千总官微微松了一口气,带着部下疾步向前,站在官道旁迎接。
武襄左卫的铁甲之后,银盔银甲的太子殿下出现。
“臣,万金刚见过殿下!”
千总官躬身参见,铁甲锵然作响。
___感谢“我是你大哥杨牧青、爱四你521、朦知”和几位数字书友的打赏,谢谢,谢谢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