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5章 京师百态(1 / 2)

加入书签

崇祯帝忽然退朝,群臣都是惊讶,崇祯帝可是一个说风就是雨的急脾气,有什么事情,恨不得现在决定了,明天就干,今日朝议,群臣对国债基本达成了共识,照崇祯帝过往的脾气,应该立刻就下旨。毕竟今日已经是腊月初六,年关在即,时间一刻也不容拖延啊。

但想不到,崇祯帝居然就这么转身走了。

群臣惊异,朱慈烺心中却是苦笑,他知道,那四句童谣,终究是影响了崇祯帝,令崇祯帝对他提出的政策,不免生出了警惕……

“周阁老,蒋阁老,陛下令你二人去。”

下了御台的司礼监掌印王之心,来到周延儒面前,微笑拱手。

周延儒和蒋德璟还礼,跟着王之心去了。

过往,太子朱慈烺一定会跟着崇祯帝去到乾清宫后面的暖阁,父子两人议论几句,没什么事情了,他才会离开,但今日他在暖阁前等了很久,但却迟迟等不到父皇的召见,只隐隐听见周延儒和蒋德璟就“国债”进行争辩……

过了很久,终于,周延儒和蒋德璟从暖阁里面走出来了,两人向朱慈烺行礼,都是面色凝重,所以朱慈烺也看不出究竟谁胜谁负?

周延儒和蒋德璟离开,急急往内阁值房而去了。

“殿下,陛下召你。”内监秦方出现在暖阁门口。

朱慈烺迈步进入。

崇祯帝正在暖阁中踱步,脸色一如既往的疲惫,黄太吉的死,只令他高兴了半天,焦头烂额的国事,随即就又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见太子跪拜,他也不说话,直到太子跪拜许久,他才站住了脚步,望着儿子,用他略显焦躁、但又有点无奈的语气说道:“国债之事……朕同意了,就由你领衔督办。”

“是,儿臣遵旨。”朱慈烺心中一松,急忙跪拜,心知父皇还是脑袋清醒、知大事的。

“但你要记住,千万不可扰民,购买国债,一律自愿,绝不能强买强卖!”

崇祯帝声音又严厉。

“是,儿臣谨记。”

崇祯帝望着儿子,忽然又轻轻一叹:“令人拿真金白银换纸,绝非容易之事,如果不能成功,你也不必强求。”

“是。”朱慈烺知道,崇祯帝一定是想到了四年前的灰头土脸,四年前,作为皇帝的他都没有做到,现在的太子,能行吗?

崇祯帝摆手:“去忙吧。”

“儿臣告退。”

等太子退出,崇祯帝望着太子离开的方向,脸色沉沉。

……

虽然崇祯帝有所犹豫,但终于是把国债之事,交在了朱慈烺的肩膀上。

朱慈烺顾不上父皇心中那小小地忌惮,他现在只想把这件火烧眉毛的事情办好。

从皇宫离开,朱慈烺直奔户部,和傅永淳、王鳌永商议,又召集户部各司郎中和主事,就国债和国债券的印制和数目,进行详细探讨。

“国债能不能成功发行,又能不能筹集到一百万两,一个关键是制度,另一个关键是宣传,制度令百姓商人相信,朝廷明年可以还钱;宣传则是让更多的百姓和商人知道,朝廷发行国债的用意和用途,令他们知道,他们不止是在购买国债,也是在为国分忧……”

具体细节,朱慈烺不干涉,他只是把中心思想向众官员讲明。

“臣等明白。”

有太子坐镇和领衔,傅永淳王鳌永都是心气大增,比起阁员,太子殿下的号召力,显然更强,不说其他,只说京师里的商人,估计就得卖太子殿下的面子……

“勋贵那边,由本宫负责,官员,由内阁和吏部督导,宣传,则是你户部和顺天府府衙的责任,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总之,三天之内,京师每一个百姓和商人,都必须了解和知道国债,如果做不到,唯你傅永淳是问!”朱慈烺道。

“是。”傅永淳拱手,额头却冒出了冷汗。

“去忙吧,第一张国债券印出来之后,要先送到十王府,本宫要亲自看。”朱慈烺道。

“是。”

从户部离开之时,已经是中午了,唐亮问是不是回府,朱慈烺却说去军营,午饭也在军营解决,于是,太子车马出了户部,往德胜门东街的精武营驻地而去。

经过黄华坊时,唐亮忽然说道:“殿下,那里就是黄华坊。”

朱慈烺知道他在说什么,点点头,并不多言。

唐亮却扭着脖子,不住的朝黄华坊观望,口中小声道:“好久没见小宝,怪想他的……”

颜灵素和他两岁的弟弟颜灵璧就住在黄华坊,平日在京的时候,每隔两天,唐亮就会去看他们一次,但建虏入塞,唐亮跟随太子出征,一别两个多月,昨日回到京师,又忙地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去见他们姐弟,唐亮心中不免想念。

朱慈烺虽然没有扭头往黄华坊看,但脑海里却不由浮现出颜灵素一袭白衣,一尘不染的倩影,又想到开封之战时,她衣服褴褛,抱着弟弟在荒野求生的坚强,还有那洗去脸上的黑垢,露出雪白容颜的惊艳,心中不禁甚是思念。

但家国军事,暂时的,他还没有时间见他们。

另外,今日是张国维吴三桂周遇吉等有功将士离京之日,照朱慈烺的本心,他原本是想要送别一下,以增加双方的感情,不过眼下局势太敏感,他不宜张扬,只能放弃。

……

下午申时(3点),京师九门,连同各个主要街道,都贴出了朝廷的最新告示。

朝廷要发国债!

初听到国债,从士子百姓到商人都是惊讶,国债是个什么东西?但看完告示,立刻就恍然。

“……建虏入塞,运河中断,南方钱粮难以北运,而恰逢年关,百姓流离,陛下甚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