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政务(2 / 2)

加入书签

自己推广新作物、开拓南洋的努力若是失败,大明能不能扛过这场大灾还难说。

朱翊钧叹了口气,吩咐道:“此事紧要,通知内阁,委派钦差往各地清查粮库仓储,在北地要多建太平仓贮粮,礼部要派人去北地多多宣讲南洋移民之事,朝廷给的优惠要落在实地,尽量多让受灾百姓移民南洋,免得形成流民潮,具体的救灾事宜,内阁依制行事便是了。”

张宏提笔在奏疏上批红,将它搁在一旁,又拿起另一封奏疏:“南京吏部尚书王国光、南京兵部尚书王之诰等上奏,南京六部及各衙署北迁合并、南直隶改设布政使司一事,南京官绅反对者众,有生员奉太祖像于南京紫禁城前哭告,留都骚动,请......”

“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朱翊钧直接打断了张宏:“朝廷置南直隶,设南京六部及各衙署,是为了借此统御南方,结果呢?几成割据之势!不仅无用、反害国事,留之做甚?”

万历六年朱翊钧平乱南京,南京六部和各衙署几乎都有参与反乱的官吏,朱翊钧便以此为由头,决定裁撤、北迁、合并南京六部和各衙署,南京依旧为留都,但只留下负责看守紫禁城和留都秩序的几个部门。

同时,朱翊钧还决定裁撤南直隶,改设江苏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苏州,和安徽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徽州,调了张居正的死党王国光任南京吏部尚书负责此事。

一下子掀掉了一堆官帽子,剩下的也得到北京仰人鼻息,这自然引起了大批南京官绅的反对,他们也不敢直接反对,只能拿着太祖、成祖的祖制当武器吵吵嚷嚷。

“朕把那两万新军留在南京,不单单是为了在江南整编新军,也是把刀子塞到他们手里!”朱翊钧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善:“人头不是韭菜,割了长不起来,新军能不动就别动,但刀子握在手不是只能用来杀人的,不少人看到刀子亮出来,腿就会发软,王国光他们要得明白这个道理!”wap.

“陛下教训的是!”张宏毕恭毕敬回了一句,写好批红,拿起另一封奏疏:“刑部尚书、河南巡抚海瑞奏报,南阳府佃户民乱已然平息,然而多处府县仍有不稳,有白莲逆贼趁势蛊惑佃户入教、意图反乱,请暂缓实行摊丁入亩之策,以集中力量清剿白莲逆贼。”

朱翊钧沉默了一阵,万历五年张简修被自己送到海瑞手下办事,这小子跟着海瑞在河南各府县考察了大半年,于万历七年初上了一封《丁粮改革疏》,请求朝廷“量地计丁,丁随粮起”,将人口税合并于田税之中。

朱翊钧高兴坏了,张简修提出来的这套法子,根本就是后世满清摊丁入亩的前身,朱翊钧干脆帮他修修补补,一步到位,直接在河南试行摊丁入亩之策。

摊丁入亩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清丈田亩为基础,将人头税摊入田赋之中,田多多交、田少少交、无田不交,除此之外,朝廷还正式下旨放开户籍限制,农户、匠户等可以自由转业,根据各地情况重定税额、永不加赋。

这本是利民之策,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了大乱子。

农户确实受益匪浅,但那些佃户却因此压迫更甚,地主官绅连正税都不想交,又如何会交这多一份的税?于是摊入田亩的丁税统统转嫁到佃户身上,河南是封藩大省,佃户众多,又不是什么富省,佃户本就穷困,如此一来便挣扎在生死线上,不少人弃地流亡。

如野草一般烧不尽的白莲教趁机死灰复燃,发展佃户入教、鼓动佃户暴动,终于在南阳府掀起了一场波及全府的民乱。

这场民乱持续了一个多月就被镇压下去了,但问题依旧存在,依旧有无数佃户受尽压迫,河南变成了个火药桶。

张宏等了一阵,见朱翊钧没有说话,便继续读道:“陛下,内阁票拟意见并不统一,申阁老建议撤回摊丁入亩之策、另寻他法,张子维张阁老则陈言‘租无所出,赋从何来’,建议朝廷默认地主转嫁赋税之事,‘以利惠之,则河南自稳’。”

“屁话!朝廷摊丁入亩是行利民之政,若按他这个法子行事,岂不成了害民之策?”朱翊钧怒斥一声,皱眉问道:“张师傅是个什么说法?”

张宏赶忙回道:“陛下,张阁老言:‘新政变法,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跌一跤有何奇怪?路在河中,自然得一步步去探,但因此而半途而废,便永远过不了河。’”

朱翊钧双眼一黯,张居正这段时间身子不好,长期在府中休养,说话也越来越喜欢用这种谆谆善诱的方式,恐怕他也是清楚身子的情况,在尽力培养教导自己这个“继承人”了。

朱翊钧叹了口气:“张师傅说的不错,摊丁入亩之策不能半途而废,你回文海瑞,朕会调天津新军一部去协助其清剿白莲逆贼,让他把心思放在摊丁入亩之上,摊丁入亩事关朝廷赋税改制,乃是千百年的国策,朕信海巡抚能为大明摸索出一条道路来。”

张宏领命批红,朱翊钧又微微一叹,向一旁的王安招招手:“取纸笔来,朕亲自写封信给张简修,这小子从小没受过什么挫折、心思又多,如今因为他的上疏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朕怕他会一时想不开,就此沉沦下去。”

王安取来纸笔,搬来小桌,朱翊钧刚刚提笔写上一句,门外的小太监忽然闯进殿里,举起一封奏疏跪奏道:“陛下,锦衣卫刘指挥使正在殿外等候,有密奏呈上!”

朱翊钧皱了皱眉,让王安拿过那封密奏,翻开看了一眼,不由得苦笑一声:“快过年了都不让人安生!”

“让刘守有进来吧,召内阁、六部、英国公、马都督、佟都督进宫,王锡爵在哪?把他给朕找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