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反击(1 / 2)

加入书签

自万历五年杜松赴任甘州镇总兵起,他就在准备攻伐西域,整顿军务、选练精兵、储备粮草,还有准备火器。

叶尔羌是西域大国,说控弦之士数十万绝没有半点夸张,一个甘州镇才多少点人马?和这么个大国硬拼,就算他手下的兵卒人人能一个打十个也不够叶尔羌人打的。

当然,收复哈密和关西诸卫是绰绰有余了,可若只单单收复哈密和关西诸卫,哪对得起他这几年的劳心劳力?

因此,火器便成了杜松最看重的军国利器,这次西征便一口气掏空了甘州镇的老本,携带了大量火器,其中就有成千上万的地雷。

叶尔羌人打死也想不到杜松会连粮车都腾出来装载火器火药,几次交手下来,明军的火器和火药储备依旧多得吓人。

叶尔羌人哪里想到明军会在自己的大营中布置大量的地雷,大军从营门中蜂拥而入,还兴奋的准备追杀“溃败”的明军,结果没跑两步就踩中了地雷,一道道白烟窜起,便是一个个勇士被炸死炸伤。

这还没完,第一批冲进大营的叶尔羌人被地雷阵拦住,后面的叶尔羌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源源不绝的涌了进来,互相推挤拥堵着,在营门处挤成一团,杨楝清和他的炮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集中数门威远大将军炮集火轰击,开花弹一炸便是一大片,几处营门处顿时成了炼狱场,残肢断臂四处乱飞,溅起的鲜血将营门都染得通红。

本以为胜券在握,却忽然遭到如此凶猛的打击,巨大的落差下幸存的叶尔羌战士根本没有冲锋的心思,一个个抱头鼠窜,但他们很快又被营外涌入的同袍堵了回来,只能焦急的大喊:“大炮!大炮!”

可不止大炮,明军铳手迈着整齐的步伐逼近到射程之内,依旧是屡试不爽的九进十连环战术,十排轮射,用持续不断的火力射出漫天飞舞的铅子,将叶尔羌人如割麦子一般轰倒。

营垒之中筑了不少土台,比营墙略矮,但站在土台上眼前便无遮无拦,充当炮队眼睛的观察手便在土台上观察指挥,那些箭术犀利的夷丁也立在土台上,用弓箭狙杀叶尔羌的精锐重骑和战兵。

他们很好认,往甲胄齐全的家伙射一轮箭,就能干掉一个叶尔羌的精锐。

大营中的战斗简直是一面倒的屠杀,各个营门如野兽的大口一般吞噬着叶尔羌战士的生命,大多数人在爆炸和乱飞的铅子中当场阵亡,剩下的在火炮和火铳的轰击下没有坚持多久,有的人拼命往营门外挤,有的人试图爬上营墙翻出营外,营外的战士也感觉到了不对,纷纷停下冲锋的脚步观望着,使得营门口更为拥挤。

大营中的鼓点再次变奏,火铳手开始轮射向前,一面用持续不断的火力将叶尔羌战士搅得更为混乱,一面掩护火铳阵后的步兵,为他们的冲锋尽量拉近距离。

火炮依然在不停的轰击着,明军的炮手无比熟练,炮弹落点极准,铳手根本不用担心己方的炮弹炸到自己身上,只用依照平日里严苛的训练迈步向前、举枪瞄准、扣动扳机便完成了任务。

被火炮和火铳轰昏了头脑,军官和精锐又一个个被明军夷丁射杀,失去指挥的叶尔羌战士们根本无法抵抗,只顾着推搡逃命,更多的人爬上营墙、翻出营外。

明军根本没去管那些翻墙逃走的叶尔羌战士,只是不断压迫向各个营门,逼得越来越多的叶尔羌战士崩溃逃命。

营外的叶尔羌人终于意识到不对,各队指挥官大喊大叫着整队,但溃逃的叶尔羌战士已经搅乱了营外的队伍,一时间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乱成一团。

而明军的反冲击接踵而至,急促的冲锋号响了起来,曲射的威远大将军炮将开花弹射上高空,越过营墙,砸在正集结阵形的叶尔羌军阵中,而明军的步兵紧接着嚎叫着冲了过来,挥着各式武器乱砍乱杀。

叶尔羌人顿时大乱,披甲的精锐被明军重点照顾、损失惨重,无甲的步卒争先恐后的逃跑,带动得整支军队都节节败退。

虎答遍迭速檀看得牙呲目裂,营墙上的星月旗被推倒,从半空中掉落,被无数人踩踏而过,明军的日月旗又竖立了起来。

无数人在溃散、逃跑,疯了似的哭喊着从营门中夺路而出、自相践踏,而明军的步卒则紧随其后一路砍杀,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勇士们竟然如菜、瓜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虎答遍迭速檀心中半是惊讶、半是愤恨,面容都扭曲起来,偏偏身旁还有不开眼的劝道:“台吉,大军乱了,先收兵回营整顿再战吧。”

虎答遍迭速檀扭头看向他,心中怒火中烧,叶尔羌汗国说到底还是一个部落联合体,谁的部族大、谁的精兵多,谁的话语权就高,这些将领是见明军战力强劲,一个个泛起了保存实力的心思,不想白白把自家的精锐损耗在哈密城下。

哈密城是他虎答遍迭速檀的根据地,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你们以为明军出动这么多兵马,只为了打一个哈密城吗?”虎答遍迭速檀懒得跟他们虚与委蛇,直接点破了他们的心思:“明军战力如此强劲、火器如此众多,哈密根本不可能守下来,但明军却屯在城下这么久,始终没有攻城,你们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要的不只是一个哈密!他们要的是你们所有人的土地,甚至是吐鲁番和整个叶尔羌!”虎答遍迭速檀深吸一口气,暴躁的怒吼着:“这一仗若分不出胜负,你们以为你们还能回到封地去享受吗?迟早被明军各个击破!把所有人都压上去!与明军面对面搏杀,我们人多,最少也能打残了他们,迫使他们不得不撤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