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土方之秋收的挑战(2 / 2)

加入书签

麦收,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因为自从有了哥哥,爷爷,奶奶,姑姑和二叔他们四个就站成了一个同盟。他们有手有脚,却好吃懒做,他们经常向父亲索要钱和粮食。父亲哪有那个能力养这么多人。父亲不给的时候,爷爷和二叔就联合起来埋汰他,甚至还出手打他,奶奶和姑姑还在旁边数落他。他们做的更绝的是:找上村里几个年长的人,一块批评他:“什么什么这世上哪有不养老子的人。。。。。。”。

父亲是个孝顺的人,爷爷打他,他从来不还手。只不过父亲忍气吞声的气无处撒,只有撒在母亲身上,导致父亲这个小家庭常常鸡飞狗跳的,母亲不知道跟着受了多少委屈。所以母亲恨他们,有事情也不找他们帮忙。她只找娘家人——我姥爷来帮忙,老娘在母亲1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可这是麦收啊,姥爷还得收自己的地,所以这个时候谁也指望不上。父亲和母亲就自己干,还是把我们放在田间地头的大树下。太阳炙热的烤着大地,知了不停的叫着,在这一片金黄的麦田间,他们躬着身子,挥舞着镰刀,汗水浸透了父亲的背心,浸透了母亲的的确凉褂子,他们的脖子上搭上刚用凉水洗涤的毛巾,他们的脸上明晃晃的,汗水滴答滴答的落下来。他们不停的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我们却在地头哇哇的哭着,母亲不停的抬头看看我们,却不能过来抱一下我们。

那时候,母亲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挣扎。有一次,母亲把弟弟放在地头的大树下,就和父亲去割麦子了。割了一会,就听不到弟弟的哭声了,母亲赶忙跑过去,发现弟弟不动弹了,使劲晃了一下,弟弟还是没有反应,母亲吓得差点昏过去,还是父亲比较镇定,他赶紧掐弟弟的人中,给弟弟解开衣服,然后扇了扇风,给弟弟灌了几口水。弟弟这才醒过来,才有了哭声。有了这件事情以后,母亲就有了把地给亲戚邻居种,让父亲出去打工的想法。这个想法后来真的实现了。这个我在以后的章节会细细的讲。

麦子割完之后,先捆成捆,再用地板车子拉到打麦场里,地板车子上麦捆摞的高高的,用绳子固定好,母亲坐在上面。父亲给地板车子套上毛驴,手里牵着毛驴的缰绳,“嘚喔,嘚喔”的向打麦场走去。

打麦场是一个接近椭圆形的广场。不过是土制的,经过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人的使用,碾压,地变得非常的硬,不容易变形,地表上基本上没有散土。它的周围几乎没有什么遮挡,适合凉晒麦子。

父亲把麦子拉到打麦场,先扶母亲下来,然后解开固定用的绳子,最后用叉子使劲一推摞的高高的麦捆,位置高的麦捆就一下子就落在了打麦场上了,剩下的几捆用叉子叉出来就可以了。然后把麦子都摊开,接着赶着毛驴车去拉下一车。打麦场可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场。

新笔趣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