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三块石(1 / 2)

加入书签

“这个论点我看过,虽然没有办法证实,但听起来倒是最为合理的论断,我去过绵阳北川的高山,平均海拔在400~600米之间,现在山顶还遗留下了很多鹅卵石,也从侧面反映四川曾经的确是内陆海。”庄老笑着说道。

“如果没有葛洲坝就好了,一个大坝,拦住了多少洄游鱼类的繁殖之路。”陈老当然知道葛洲坝对国家发展有多重要,可因为是水生物学家,看着无数水生物今日所面临的各种艰难,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怨愤。

“所以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先要保证民生所需,有很多时候二者只取其重。

不能因为咱们是水生物学家,喜欢鲟鱼,就把鲟鱼稀少的原因全部归咎在葛洲坝上吧。

其实你我都知道,为保护国宝中华鲟及其它鲟鱼,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在葛州坝正式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致力于中华鲟及长江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和保护,其速度和成就上都快了咱们研究院一大步。

该研究所仅用两年的时间就繁殖出中华鲟幼苗,八四年,首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六千尾。

到零四年底,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以及咱们科学院水生物研究院等几家研究所共向长江水域,放流十厘米大小的中华鲟幼苗六十万尾。”

庄老一向了解陈老的脾性,不过也就是随口抱怨几句,可到了他这样级别的人,这样的随口抱怨是会让面前的年轻人产生错觉,心里面对大国水利的优劣出现偏差,所以才会仔细解释为葛洲坝拉一些好感分。

江象鱼点了点头说道:“今年初投放了中华鲟鱼苗大约在七百万尾左右,其中两百万尾出自咱们水生物研究院,那是我们院里面经历的一期最大的放流,院里现在正在做二期准备,明年预计将会放流三百万尾。”

“中华鲟算是能够抢救回来了,那长江白鲟呢!谁又能把长江白鲟还回来。”陈老叹了口气,看着前方的水面发呆,这里,就此刻自己面前的这一条江,那是鲟鱼们曾经的故园啊!

就在这一条江上,有着两个鲟鱼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零四年的时候,陈老去云南参加学术交流曾来过一次这里,从宜宾城至屏山县大岩沟256.5千米的金沙江段就是中华鲟的主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其中最著名的产卵场就在宜宾县的打渔村至三块石江段以及腊子窝,腊子窝在屏山的福延与楼东之间,这里两面皆山,江边为深阔的窝心沱,沱外激流荡漾一泻数里。

可从去年起,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这一著名的中华鲟产卵场便被淹没,向家坝的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腊子窝已经开始逐渐退出鲟鱼繁殖领地。

好在打渔村的三块石还在,不过才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了金沙江段唯一幸存的中华鲟产卵场。

木船逆江而行,巧妙地躲过一处处礁石,穿梭在一个个险湾之间,开船的人技术是真好,让人有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