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举国震惊,又出来一个能打的(2 / 2)
“看来,他们也是做好了,万一辽东城失守的准备。”
李承乾话音落地。
众将军齐齐举起手中的千里眼。
果然,对面不但有大军营帐,而且还有士兵,在江对岸巡视着。
偌大的营帐里面,李承乾和众将军仔细商议着。
若是强行渡江的话,对面的弓箭手,势必会对我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最终决定,派三千士兵,乘坐船只,深夜抵达对岸。
若是能悄无声息的,不被敌军发现的话,直接来个火烧连营。
也是天公作美。
当天夜里,西北风劲吹。
三千将士,趁着夜色登船。
乘风而下,直奔对岸而去。
此段河流本就不是很宽,换算成后世的距离,不过500米左右。
借助风势,三千将士很快抵达对岸。
风大浪急,再加上乃是深夜。抵达岸边的将士,并没有被巡防的高句丽士兵发现。
将士们手持横刀,悄悄登岸,逐一解决掉巡防的士兵后。
便开启了营帐内的杀戮模式。
当一片片火光在对岸点燃。
李承乾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将士们,随本宫登船,先锋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大军抵达对岸的时候,此时岸边,已经是血流成河。
这是整场战争中,唐军最为漂亮的胜仗,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尽歼敌军。
鸭绿江一战,也彻底突破了高句丽大军,最后一道自以为坚实的屏障。
大军连夜在江边,开始南北分散歼敌。
因为整条鸭绿江,不止是这一处有巡防士兵。
天亮前,唐军尽歼敌军,五万余人。
毫无疑问,高句丽的真正主力,已经剩下没有多少了。
偌大的营帐里,李承乾意气风发的再次召集众将士。
一番商议过后决定,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率军,继续往东南而行。
李承乾和侯君集则率部,直奔扶余城而去。
双方约定,最后在平壤城外汇合。
攻克了扶余城,平壤城前面只剩下一座寿夷城。
两场战斗,几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唐军摧古拉朽之势,在攻克辽东城后开始形成,在鸭绿江一战中,彻底让大军有了一种舍我其谁的士气。
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所率大军,同样一路攻无不克。
大军再次在平壤城外汇合。
休整三日后,李承乾一声令下。
唐军,继续在深夜里,袭击平壤城。
平壤城,城墙足有五米之高。
除了攻城之战略有伤亡以外,当入城的唐军将士,开启平壤城门。
这场战争,便已经注定了结局。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平壤城内,一处豪华的宫殿里。
李承乾正襟危坐,接受众将士的祝贺。
此情此景,李承乾喜极而泣。
此战大胜,唯一的遗憾是,高句丽王,至今未见踪迹。
算算日子,从贞观九年七月十六日离开长安城,已经足足有八个月了。
就连贞观十年的正元节和上元日,李承乾和将士们,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这八个月时间,李承乾的心性,得到了莫大的改变。
他深刻的明白了,秦王大破吐谷浑,全歼波斯和大食联军,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自己领过一次兵之后,李承乾深知,打仗,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若不是张亮将军和侯君集将军的神勇,若不是舅舅长孙无忌每日里出谋划策。
李承乾明白,这一战,根本不可能打到平壤城。
自己率领的可是二十万大军啊,足足二十万大军。
若是像秦王那样率领一万五千将士?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做到!
李承乾在内心深处,第一次承认,自己确实不如秦王。
不过,那又如何?这一战,自己终究是胜了,自己还是大唐太子,而且太子之位,会更加的固若金汤。
“众将士,今日之胜利,都是众将士们的功劳,大军凯旋返回长安城后,本宫会如实启奏父皇,父皇一定会对将士们重重封赏!”
“来,众将士,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李承乾话音落地,众将士纷纷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激动不已的长孙无忌,挥笔泼墨,洋洋洒洒的开始大书特书。
恨不能把太子李承乾,给书写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这是送去长安城的喜报,做为太子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深知,随着秦王殿下的强势崛起,自己如今已经和承乾,绑在一条船上了。
一旦翻船,将会是不可想象的局面。
所以,长孙无忌,就算是拼上老命,也决不能看着这船给翻了。
李承乾看过舅舅写的喜报以后,满脸尽是喜悦之色。
毫无疑问,喜报上,李承乾的功劳是最大的。
能大胜高句丽,完全是李承乾用兵如神,身先士卒的结果。
五万阵亡将士,被长孙无忌完全忽略,喜报之上,根本未曾提及阵亡将士之事。
“报,高句丽王穿着百姓服饰,混在百姓中间,已经被我军发现了。”
“好!”
李承乾闻言大喜,将高句丽王,押解回长安城,才是一件能让父皇大喜的事情。
“将高句丽王看管起来,除了留守将士以外,大军准备班师回朝。”
李承乾仿佛已经看到,大军凯旋返回,父皇和母后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的画面。
“殿下,此时不妨一鼓作气,拿下百济……”
听了张亮将军的奏报,李承乾一愣,瞬间来了精神。
“张将军所言甚是,众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谨遵太子殿下口谕!”
众将军,齐齐躬身施礼说道。
“来人……”
“将喜报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城……”
“若是父皇问起,就说本宫率领大军,为父皇,为大唐攻打百济去了……”
传信兵接过喜报,恭敬的领命而去。
李承乾亲率张亮和侯君集两位大将,带领五万精兵,直奔百济而去。
长孙无忌则率十万大军,镇守平壤城。
百济和高句丽相比起来,不过是弹丸之地,五万大军,已经是非常看得起他们了。
百济国之南,乃是新罗国。
新罗国是大唐的附属国,近年来饱受百济的欺扰。
新罗使者曾经为此上书过大唐天子李世民,此事太子李承乾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当张亮将军提议攻打百济的时候,李承乾瞬间便异常兴奋起来。
自己得意忘形之下,竟然忘掉了就在平壤城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叫做百济的国家。
…………
初夏的长安城,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长安城的水泥厂,已经制造出了大量的水泥。
整个春天,长安城四周和城内,都在忙着宿舍水泥路面。
从西域直达长安城的水泥路面,已经修筑到了长安城。
这让李世民龙颜大悦之下,直接举城狂欢。
最近李世民唯一忧心的,便是李承乾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的战况。
按理说,已经出征八个多月了,即便是爬,也该爬回来了。
事到如今,大军依然是渺无音信。
李世民如何能不忧心。
好在,李世民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占卜过后,二人坚称,太子此行虽有波澜,但,大胜可期!
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占卜卦象,让李世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长孙皇后虽然表面上,从未为承乾担心过,可是,李世民知道,她曾经很多次在深夜里暗自流泪。
因为立政殿的宫女亲眼所见,李世民闻言,心里也是刀割般的疼痛。
显德殿里,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
城西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陛下,陛下,陛下!”
这是又咋了?
李世民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就连立政殿里的长孙皇后,都匆匆往殿外走去。
一双美目,直奔长安城西而去。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高句丽王,已经被擒获,不日即将押解回长安城!”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
声音从朱雀门而来,清脆的马蹄声,也是渐渐可闻。
滚淌的热泪,从长孙皇后脸颊滑落。
她掏出手帕,赶紧擦拭眼泪,微笑着往立政殿内走去。
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齐齐来到显德殿外。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
传信兵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此时旭日东升地锦绣,李世民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承乾吾儿,果然没有让父皇失望。
老子的儿子里面,终于又出了一个能打的。
传信兵看到陛下率文武百官,尽在显德殿前。
立即翻身下马,恭敬施礼过后,将喜报呈上。
李世民欣喜的将喜报拆开,熟悉的笔迹,熟悉的字体,一看就是出自长孙无忌之手。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一口气看完喜报。
“传朕口谕,太子大胜,举国同庆三日……”
“恭喜陛下,贺喜殿下!”
群臣纷纷施礼道贺。
不管是太子一方,还是秦王一方。
众人都是真心实意的道贺,在事关国运的战场上。
每一位参战的将士都值得敬重。
更何况,李承乾是以太子殿下的身份,代替陛下,御驾亲征。
此战大胜,李世民下令,举国同庆三日,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之事。
“传信兵,太子率领大军,何时凯旋归来?”
“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命长孙尚书坐镇平壤城,殿下在张亮将军和侯君集将军的陪同下,率领五万精兵,攻打百济国去了……”
“哦……”
李世民闻言,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
李承乾此举,属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
虽然百济国,本是小国而已,不过若是承乾一鼓作气将百济国拿下。
这次出征,属实是非常圆满了。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传朕旨意,今日朕要在显德殿大宴文武百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