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7章 内阁议事(2 / 2)

加入书签

他虽然老了,可表现出来的还很硬朗,说话时竟然还有种杀意。

松永年虽然是礼部尚,却是绝对的强硬派,寻常人主张先礼后兵,而他却主张先兵后礼。

他认为礼是打出来的。

先打后谈,才能掌握主动权。

“周大人,都记下来,不管是谁都不能放过,尤其是礼部,老夫不会徇私。”

“是。”

周睿渊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之责,他也是年久的官员。

能在一个位置任职多年,足矣证明他本人是没问题的。

“接到地方御史禀报,有不少地方官员怠倦懒政,这些情况也是要处理的。”

公良禹开口道:“陛下要回来了,我们也要上一个奏折,奏表陛下离京时政务和出现问题。”

“你提到的怠倦懒政之事,倒是该重视起来。”

这也算近年多发之事。

因战期事务繁杂,关宁这个皇帝不在京坐镇,官员们都较为懈怠,同时京察停滞,地方官员没有约束,更为随意。

倒不是说他们成了贪官污吏,而是懒政不作为。

在大宁做官,尤其是贪官污吏可没有好下场。

当年陛下巡视西北,杀的人头滚滚,最甚者都被诛了十族,规中凡是贪官污吏证据确凿,后辈三代不得入学籍,更不得参加科考。

严重者牵连五代,十代。

你还敢不敢瞎搞?

你不为自己着想,不得为后辈着想?

这算是相当严苛的令法,官员们当然反对,可在这之前关宁还发布了高薪养廉。

意思是给官员良的待遇,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养家糊口没问题。

吏治改革后,待遇逐渐完善形成机制,官员们已没有理由贪腐。

既然不敢贪,便生出了这样一批官员,懒政不作为。

我也不想着往上爬,我也不是贪官污吏,你能把我怎么着?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人,总是有人钻空子。

议事开始,每个人都说着各种问题。

陛下离京日久,暴露出的问题不少,内要在陛下回京之后及时禀报。

他们达成一个默契,问题都要等着陛下回来处理。

像什么有人贪腐,有人怠倦懒政。

必须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可不行,陛下离京这么久,朝政平稳,政事通达,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皇帝在不在没什么区别?

这难道不是最危险的事情吗?

能进内的人可不是庸才,岂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尤其是作为内首辅的公良禹,更是如履薄冰。

他们其实都是聪明人。

在陛下离京这么久的情况下,依旧如一不敢有僭越之举。

是因为他们作为近臣最了解这位陛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实际上,在陛下离京期间,真正执掌朝政的并非内,而是大宁永宁皇后。

只是从未传出,外人根本不知。

公良禹几乎每日都会向永宁皇后禀奏,严格的来说,内依旧像以前那般,没有太大的变化。

也因此他们顾忌也小一些。

做臣子的最怕什么,其实是皇帝猜忌……

议事持续了两个时辰才算结束,公良禹站起来舒缓身子骨,他笑着道:“有意思的来了,等陛下回归之际,差不多也是魏梁二国的皇帝到上京之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