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4 章 11(2 / 2)

加入书签

漂移地窟,总觉得是这一切开始的地方,很多人的命运,姜骏的、易萧的,还有她的,都跟那儿脱不了关系。

宗杭叫她:“易飒?”

易飒定了定神,把姜孝广进特护病房的事说了。

宗杭愤愤:“丁长盛也真是……什么都敢编排。”

易飒倒不觉得全是丁长盛的锅。

一个人做不到这样,得很多人配合支撑,三姓内部,显然有一个团体,只是不知道成员都有谁。

***

也是巧了,电话刚挂不久,丁玉蝶就打来了。

先还客气问候了她一下,易飒耐不住性子:“说重点,窑厂有进展了吗?”

一听这急吼吼的语气,就知道她已经从之前那半死不活的状态里走出来了。

丁玉蝶先不急着说窑厂:“丁长盛回家了你知道吗?非但回家了,还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黄河壶口瀑布跟前照的,点赞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易飒没加过丁长盛微信好友:“所以呢,什么意思?”

“他很少发朋友圈的,更别说发照片了。”

易飒一下子反应过来。

这是昭告诸人,他离开鄱阳湖之后,没停留、没耽搁,早回老家了,没去过老爷庙,对姜家的事也一概不知,谁想置疑,有旅游照片为凭,点赞的百八十人都是证人。

也真是处处小心步步为营了。

丁玉蝶这才转入正题:“我偷偷打听了一下,丁叔没窑厂,不过,他以前干过窑厂。”

***

三姓的人,背后有家族支撑,虽然依着能力高低,受到的扶持有不同,但基本都能做到生活无虞。

不过家族内部,并不提倡大家当富贵闲人——不劳不作却有吃有穿,难免引来觊觎怀疑,所以一直以来,都时兴找份表面差事,易九戈当年,就在学校里找了份语老师的工作,早出晚归,乐在其。

丁长盛没进掌事会前,也倒腾过不少生意,九几年的时候,很多乡下地方习惯自己烧砖造房子,乡镇砖窑厂一度很红火,丁长盛就和几个朋友合伙,办了个窑厂。

易飒追问:“那现在呢,窑厂在哪?”

哪怕荒废了,也总还有个地址吧。

丁玉蝶早料到她这心思了:“别想了,渣都不剩了。我原先也以为,倒闭了还能有个废墟,一问才知道,地方上修路,他那窑厂正好在路线上,双方谈好赔偿之后,铲土机子刷刷都铲了,现在你要去看,那就是条柏油路。”

那应该不是了,易萧被关的地方,也同时是很多人被关的地方,至少得有场地、有门有锁。

“还打听出什么了?”

“还打听出,我丁叔真是个不错的人,”丁玉蝶的关注点也真是歪得很清奇,“乐于助人,他之前不是农村户口吗,后来搬去城里的……”

没错,三姓要沿河居住,但河边并不都是大城市,很多人手里攥着大把钞票,却享受不了花花世界,得安居在小地方。

“有段时间,帮不少以前的穷朋友解决户口问题,介绍他们进城找工作,还安排城里的招工队专门下乡招人,很不容易啊,现在那鼻子眼的,怎么看都不像个会帮人的人,显然是城里住久了,思想渐渐不朴实了,也不带动穷朋友们实现共同富裕了……”

易飒想笑,又觉得丁玉蝶这吐槽吐得很到位:在她看来,丁长盛一直是个利己主义者,居然还有这么一段不辞劳苦的帮扶经历,还真稀罕。

挂了电话,路程还长。

她跟宗杭聊起这段。

宗杭对丁长盛父子没好感,任何事都带一层有色眼镜:“介绍人进城找工作,他会这么好心?”

易飒说:“就事论事,介绍人进城找工作,总是好事吧?”

这倒是,乡下人爱往城里跑,三四线城市的人又爱往一二线城市跑,人往高处走,这山望那山高,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宗杭说:“我爸的厂子里,就招了不少进城打工的人,那些人赚到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把家里的弟妹父母接来,一起打拼,想在城里扎根。”

“其实我觉得这样也不是很好,都走了,谁种地呢?我跟我妈去农家乐的时候,车子会经过一些庄啊村的,司机还指给我们看,说哪哪庄已经空了,到晚上,灯都不亮一盏,人都走光了,跟鬼庄似的。”

易飒心里一动:“等等,你先别说话。”

她想了会,心跳得厉害,翻出丁玉蝶的号码,又拨了回去。

“妖蛾子,你辛苦一点,实在不行,叫辆车去转一趟,钱算我的,但要做得隐秘点。”

“丁长盛老家的住处附近,十里八村的,乃至临县,还有哪些窑厂。他做这门生意,总得了解一下远近的同行。”

也就是说,丁长盛知道的、可以用的窑厂,不下十来个。

“他安排招工队下乡招人,去的哪个乡,介绍去城里找工作的人,又大多是哪儿的。”

“这两条,交叉比对一下,有没有两条全的,范围应该就能缩小很多了。”

窑厂有很多窑洞,有些深入地下,确实挺方便关押人的。

她怀疑,三江源出事之后,丁长盛想找稳妥的地方安置那批人,首先就选择了窑厂。

他在自己有印象的诸多窑厂,选择了一个规模适、地势偏僻、人又不算很多的,承租或者买了下来。

而对于附近的住户,他有意识地慢慢“腾空”了。

所以,易萧所说的“窑厂”还在,应该位于宗杭所说的“灯都不亮一盏,人都走光了,跟鬼庄似的”地方。

看書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