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正气存天地(1 / 2)
【王朝兴衰,时代更迭,历史之必然。】
【可为何有些王朝的衰落让人伺机而起,蜂拥而上,分而代之,甚至让人称赞其覆灭行为,而有些王朝的衰落却是让人哪怕明知是个死局,也要拼了命的去竭力维护,誓死不愿背叛呢?】
是啊,为什么呢……
李世民于心中喃喃道,又不禁苦笑怅然。
又能是为什么呢……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即公元755年,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于范阳起兵造反。】
【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李隆基才终于相信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背叛了他,于是召集杨国忠等人来商讨对策。】
【结果这时候杨国忠还说:"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
【完全搞不清形式,还觉得造反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不过十天,就能把安禄山的头颅传送到长安来。】
【然后李隆基还相信了……】
【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大惊失色,但这两个人,倒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也是绝配。】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啧啧两声,天幕实在促狭,但那安禄山早已拥兵自重,这宰相杨国忠也确实是"敢说"啊。
最要命的是,那唐玄宗李隆基竟然也敢相信。
莫不是真被长时间怠政,以及享乐奢靡给掏空了脑子?否则这前后之差距怎的如此之大?!
秦王宫。
赢政摇了摇头,直接说道:“不可怠政矣。”
荒废朝政如此之久,恐怕早不知对外情况究竟如何。
于是只能偏听偏信,无多少判断之力以及决策之能,所以也难怪,最终直接导致情况愈演愈烈的八年战乱之局。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无言以对学世氏大言以对。
着实是无言以对。
深呼吸数次,才将心底不断翻腾涌起的郁气和怒气压制下去。
帝王昏聩,则奸臣当道!!!
李隆基,怎会到如此地步!
【为应对叛军叛乱,李隆基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防
守洛阳。】
【接着任命其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然而当时唐朝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于是封常清,高仙芝等临时在洛阳,以及长安募兵,可是最终所召集的大多是市井子弟,严重缺乏战斗经验,甚至都还没有系统的经过作战训练。】
【这其中还要再加上杨国忠的无能操作,所以结果可想而知——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抵挡了安禄山大军的进犯,可最终还是让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攻入了东京洛阳。】
【十二月,东京洛阳最终失守,而在此地的东京留守李橙,以及御史中丞卢奕因不肯投降归顺,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
【之后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主要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然而……】
然而?!
李隆基呼吸急促,难道是他又做了什么吗?!
不……
李隆基着实不敢再听下去。
可天幕的声音仍在继续———
【然而东京洛阳失守后,当时的监军宣言边令诚向李隆基进献谗言—————没错,李隆基用宦官来监军。】
【而这位监军宣官边令诚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都没有答应,所以对高仙芝很有意见,于是向李隆基奏报高仙芝因怯阵而避敌,不敢进兵,并且还损失了大量物资的情况,以此来激怒唐玄宗。】
【同时又对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人进行诬告和陷害,说封常清认为叛军过于强大,此言无疑动摇影响了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甚至还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干是唐玄宗大怒 会边今诚在军中将两人斩首-了是居公示人态,命边令诚在车中符两人机自————
李隆基眼前骤然一黑。
斩首两员大将,那这潼关又要谁来守?!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真的抑制不住怒火了———
宦官监军!进献谗言!
洛阳失守,退守潼关,竟还要就此斩首坚守潼关的两人?!
是觉得还有将领能顶替是吧?!
/>【这污蔑这命令着实来得可笑又可悲。】
【注意,是要在军中将两人斩首。】
【而监军宦官边令诚给出的诬告理由是什么?一个动摇军心,一个克扣士兵粮食与赏赐。】
【请问当时军中将士都在的情况下,就行如此污蔑诬告之事,甚至还要当众斩杀两人,难道这不可笑不可悲?!
【封常清先被斩首,而高仙芝从外面回来,见此情况急忙下马说道————】
【“我退,罪也,死不敢辞。然以我为盗颉资粮,诬也。”】
【又对监军宦官边令诚道————“上天下地,三军皆在,君岂不知?”】
【而后再次对身后的将士们说道:“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
【军中将士齐齐高声呼喊:“冤枉!”】
冤枉!冤枉!!!
上有天,下有地,军中将士尽在眼前,是非功过都可究!
可李隆基一道圣旨,直接定了两人死罪!!
【建功立业谁不想,打败叛军还有重赏,可退守潼关和坚守潼关不出,也是不得已为之。】
【然而如此情况下,李隆基却只听监军宦官一面之词,就下令将两人斩首,这等操作,只能说,李隆基到底还是没真正认清楚此时大唐的情况,脑子依旧不清醒,昏庸又昏聩!】
李世民重重拍着座椅扶手,岂止是昏庸昏聩!
【将士们的高呼喊冤之声,也终归是抵挡不过皇帝的一道旨意,于是继封常清斩首之后,高仙芝最终也被处死。】
【但潼关还得有人守着,于是唐玄宗决定起用因中风而身体不能行动,只能病废在家休养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儿巾,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就算哥舒翰多次说自己身体有病,李隆基也没听他的。】
【而那二十万士兵,因为是临时招募来的,所以严重缺乏战斗力。】
【再加上哥舒翰因病不能管事,于是将军中事务,骑兵以及步兵等交给旗下三人掌管,而这三个人为了争当指挥,致使军令不能统一,而军队不齐心,纪律差,就更加没有斗志了。】
听到这里,刘彻直接又是疑惑脸————
r />
【不止是如此,先前也说了————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坚守潼关是重中之重,而哥舒翰率兵进驻潼关后,也确实立即叫人加固了城防,深沟高垒,以此闭关固守。】
【然而……李隆基再次轻易听信了谗言。】
【这次是因为杨国忠——】
【杨国忠听闻有人劝说哥舒翰,因安禄山起兵反叛的理由是他,所以想让哥舒翰率领全部精兵去杀死杨国忠,也是由此,杨国忠担心哥舒翰算计谋害自己,于是胡乱的进言劝说唐玄宗,催哥舒翰出潼关去收复陕州,以及洛阳两地。】
“奸臣!!”
卫青旁边,霍去病不禁怒骂道。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若此计成真,潼关恐怕就要失守了!!
而再想收复回来,也难了。
【当时还有间谍欺骗唐玄宗,说叛军没有防备,可以进攻,于是唐玄宗就相信了,下诏命哥舒翰进兵讨伐。】
【最可恨的是什么————是唐玄宗下诏命之后,哥舒翰其实有向唐玄宗报告过。】
【他说安禄山刚在洛阳称帝,又长期领兵作战,不会一点准备也没有,这应当是用来引诱军队的计策。】
【也说只有等叛军从远处过来,才有利于速战进攻,而此时军队应该坚守在潼关,而不应该轻率出关去讨伐叛军,这样才是上策,更况且各地的军队还没集中,应该先观察局势,所以实在不能立即去进兵讨伐。】
【而且不止是哥舒翰,当时唐朝的将领郭子仪,以及李光弼也是极力请求哥舒翰固守潼关,不要贸然出兵进攻。】
【可唐玄宗和杨国忠呢,不仅不听,还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
【结果就是哥舒翰被逼无奈,只能恸哭着出兵,最终在灵宝被安史叛军打败,以至全军覆没,而哥舒翰也做了俘虏。】
【而也正是因为这场被当作反面教材的伏击战,因为唐玄宗李隆基错估形势,再次听信杨国忠谗言等一系列骚操作,最终使得哥舒翰等将领被俘,造成了人地两失,甚至让这场平叛战争就此急转直下的严重后果!】
原来那原本两年左右可平定,却最终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乱竟是这么来的!
李隆基,李隆基……
这大唐由监转衰的始作角者,罪
魁祸首,岂不就是他……
李世民听得简直怒火勃发,恨不得将其取而代之!
“陛下——”
房玄龄等人立即劝道:“万望不要动气啊,陛下!!”
“朕怎能不动气——”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此子简直…简直该死!!”
难怪后世之人评价他,若是早死就好了。
若是在大唐全监时期就此死去,如何能有其后这么多令人又恨又无可奈何之事!!
唐朝李隆基时期。
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就邦样两次轻易听信了谗言,接连致使两员将领被斩首,进而起用哥舒翰,再次迫使哥舒翰无奈出兵进攻,最终又致使潼关就此失守?!
潼关!
那可是潼关!!
【洛阳,潼关,这两个重镇。】
【洛阳已经失守,如今潼关也在李隆基的错误决定下,最终也是失守沦陷。】
【如此,安禄山指挥叛军突破这两个重镇,直取长安!】
【而在这之前,其实在洛阳沦陷的时候,安禄山因封常清和高仙芝有力固守潼关,一直久攻不下,已然有了回措的打算,可惜李隆基接连两次听信谗言,根本就不仔细调查,加之又自以为是,错误估计,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在安禄山叛军进攻长安之时,以帝王之尊,异常仓惶且狼狈的率众而逃。】
【都城长安,也就此失陷!】
果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自己竟是这样一步步把大唐衰败的吗…
李隆基只觉得一股气血上涌,只勉强压制了下去。
可眼眶还是被激得通红,只觉心乱如麻,眼晕耳鸣,又再次不敢看其下大臣将领,他无颜面啊。
【君储逃亡,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随即马嵬兵变,杨国忠杨贵妃等人被处死,而再之后,李隆基最终逃到成都,太子李享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由此,李隆基被遥尊为太上皇。】
【然而李隆基还是留恋皇位的,贪恋皇权带给他的享乐与奢靡,只是当时李隆基已经不得人心,只能被迫交出皇位。】
【但当是时,皇帝与太上皇同时并存,又分属
两地,可谓是各相争斗,以将皇权牢牢握在手中————】
【仗还在打着,也不妨碍起内讧,今天我把你那里进行渗透与干预,以此减弱影响力,明天你使我这里亲信撤离,逐渐丧失政治权利……总之,一直到这对父子同月相继驾崩,这样皇帝与太上皇并存的格局才最终方告解体。】
李隆基已经被打击得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可言————
初步听时,还深觉就自此当太上皇罢,免得再搞出什么来,结果……结果他当太上皇竟也还不死心?!
都致使大唐落得了此种地步,此种结果,李隆基此时也实在不禁想扪心自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唐朝李世民时期。
长孙无忌深深皱眉:“这样的情况下,后方还如此不定,那前方战乱……”
杜如晦直接摇了摇头:“就算八年最终能够将战乱平定,想必这其中定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是也,天幕之前也说了的。
而一部分代价如何,他们也看到了。
那这之后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