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3. 武皇 称帝(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大朝会,薛怀义与僧人法明等人向神皇奉上《大云经疏》。武媚娘大悦,盛赞经疏,传令天下各州建大云寺,供奉《大云经》,并让高僧向百姓开坛宣讲《大云经疏》。

白马寺内早已刊印好几万册《大云经》和《大运经疏》,这些经文一半被僧尼带到天下各州,一半在长安和神都的铺子以极低的价格售卖。刚一上架,立马销售一空。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份神皇赞叹的《大云经疏》十分好奇。神都各寺庙的僧侣也日日开坛讲解《大云经疏》。

神皇是弥勒佛转世,女身王国土的经文传得沸沸扬扬,再加上之前的符瑞谶言,甚至有百姓说出了,既然如此,那请神皇登基为帝,为天下带来太平。

在往常,这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话语,但自从一人说出来后。这个绝妙的想法迅速在神都传播开来。

伴随着符瑞谶言弥勒转世的消息,关于武媚娘往日的功绩也被传诵开来。

辅佐先帝三十载,废昏立明,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救难济急,平吐蕃、大勃律、小勃律,将流求诸岛纳入版图,爱民如子,公正严明……

百姓们听着神皇的经历,心中跟着畅想若是神皇登位,那么未来会不会美好?如此想着,他们的眼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武婧儿罕见地出现在周国公府中,下首坐着武家所有入仕掌权的子弟,以及周兴、来俊臣、丘神勣还有傅游艺。

武婧儿的目光略过众人,看向不起眼的傅游艺。他年过花甲,头发花白,但一双眼睛却燃烧名为野心的火焰。

傅游艺原本是神都一名普普通通的主薄,因告密和诬告发家,调入御史台,时常面圣,逐渐成为简在帝心的新贵,不到一年连升数级,逐渐与周兴、来俊臣、丘神勣等人恩宠相匹敌。

傅游艺迎上武婧儿的视线,起身拱手道:“九百多名关中百姓已经安置妥当,一切都在计划中。待后日一早,我就带着他们前去则天门请愿上表。请殿下和神皇放心。”

武婧儿点头,又看向丘神勣,道:“人多混杂,劳烦丘将军维持秩序,免生不测。”

丘神勣颔首道:“是,殿下。”

嘱咐完丘神勣,武婧儿又看向周兴和来俊臣道:“这些日子神都会有些纷杂,请周御史和来御史多注意异议之言,免得临阵生乱,惹得神皇不喜。”

周兴:“是,殿下。”

来俊臣大大咧咧地笑起来,拍着胸脯道:“殿下放心,包在我身上,我在神都里放了几千双眼睛,要真有人生乱,保管让他们九族在地下团聚。”

武婧儿听了,心中怏怏,面色如常地说道:“嗯,有诸位忠臣能吏在,我自然放心。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差最后一步,我们更要打起精神,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说完,武婧儿看向下首的武承嗣问道:“宗室、百官、部落酋长都同意了吗?”

武承嗣起身道:“都商量好了,只等我们号令。”

武三思接着道:“僧侣、道士、各州百姓约莫两万人也都安排好了,在神都外面扎营住下。”

武婧儿道:“人多不便管理,你们要多上心,这些人都要给予厚待,莫要传出什么不是来。”

武三思说道:“三姑母放心,我们找的这些人都对陛下感恩戴德,神皇登基是上下所望。”

吩咐完众人,武婧儿又和傅游艺等人对了一下流程,何时到则天门、如何说话、如何进退等等,临走之前再三叮嘱:“机会只有一次,勿要出错。”

武婧儿走出周国公府时,心仍然在扑通扑通地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武媚娘称帝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劝进。这与权臣称帝的最后一步有所不同,权臣只需要皇帝下旨禅位以及群臣劝进,而武媚娘称帝的理论是承天应命,民心所向。

所以她不仅需要皇帝禅位大臣劝进,更需要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劝进。几个月前,武家兄弟就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招百姓过来,准备这场称帝的盛宴。

今天是九月初一。

武婧儿坐在马车上,看到明显增多的巡逻队伍,即使亲身没有策划这场劝进政变,光看巡逻队伍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武婧儿没有回公主府,而是直接回到皇宫,向武媚娘详细报告了这件事情。武媚娘的眼睛闪着光芒,她等这一天已经等许久。

武婧儿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她为了这一天也等待了许久。

九月初三,艳阳高照,天空澄澈干净,就像一面镜子。

紫微宫则天门前,傅游艺带着九百多名关中百姓,跪在城楼下,领着百姓大声呼喊:“请神皇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呼声撼山震岳,此时大朝会尚未散去,外面的声音传到了明堂,隐隐约约可听清喊的是什么。

堂上的大臣纷纷变了脸色。如今神皇称帝,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更何况这些日子,武承嗣武三思兄弟一手带着钱帛,一手领着酷吏,亲自拜访了几家宗室重臣。

这一天终于来了。

武媚娘抑不住嘴角上扬,强行装作不知情,镇定地对人说道:“去看看外面是怎么回事儿?”

羽林军兵士快步往外走,不一会儿就带回三人。中间的那人正是傅游艺,左右均为耄耋老人。

“微臣傅游艺拜见神皇”

“草民拜见神皇。”

这三人的声音中都透着颤抖,巍峨的明堂,满堂的公卿,都如实质的力量沉甸甸地压在三人的心上。

武婧儿侍立在武媚娘的宝座前,皇帝李旦的身后侧,李旦今日也被放出来参加朝会。

武婧儿佯装质问道:“傅御史,为何带人在则天门吵吵嚷嚷,你难道不知今日是大朝会?”

傅游艺磕头拜道:“启禀陛下,非我等吵嚷,而是关中百姓自发来到则天门,请求陛下顺应天命,顺应民心,登基为帝。请求陛下顺天应命,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

武婧儿清晰地看到李旦的背后一缩,他似乎也惊呆了,僵住了身体,半天一动也不动。

“不可。”宝座上的武媚娘似乎坚定地拒绝了:“先帝大行之前,将军国大事交于我裁决。而且我才浅德薄,怎堪为帝?傅卿,勿要再言此事。”

傅游艺和身侧的老者磕头再拜,道:“请陛下以苍生为念,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武婧儿又不允,傅游艺和老者继续磕头,说起武媚娘的功绩,又陈述符瑞谶言,言辞诚恳,以至流泪不止。

武媚娘叹息一声道:“我才浅德薄,不能为帝。傅卿和两位老人家快起来。”

两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遍是皱纹的黝黑脸庞,一人说着一家子遭遇旱灾时被陛下救灾活命。另一人陈述家中田宅被权势侵占,陛下公正严明,惩罚恶人,将田宅一分不少地还给了他们。

说到动情之处,两位老人潸然泪下,恳请神皇登基为帝,为他们老百姓做主。

武媚娘听到后,神色动容,但仍推辞为帝,道:“傅卿和两位老人家勿要再言称帝事宜。傅卿体察民情,我命你为给事中,切记要为民请命。两位老人家以及在则天门外的百姓让他们各自回家,准许住驿站,按照七品官供给食宿。”

见神皇如此拒绝,傅游艺无奈应命,带着两位老者退下。此时的大朝会,大臣们已经无心他事,武媚娘让人退朝。

武婧儿看见李旦的额头上出了一层汗,满脸苍白,恭敬行礼,请神皇先走。

武媚娘回头瞥了一眼李旦,然后带着宫女随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傅游艺带着两位老者出了宫,见无人靠近,一名老者小声道:“傅公,神皇让我们回去……”

傅游艺淡淡地瞥了老者一眼,道:“不要擅自行动,听我吩咐。”

“是是是,我也是这样想的。”老者连忙道。

“神皇登基就是弥勒佛登基,弥勒佛能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合家平安。”另一老者附和道。

武媚娘在回去的路上,问了句武婧儿,道:“旦儿那边安排妥当了吗?”

武婧儿点头道:“我已经加强看守,傅游艺的上表现在估计已经到了皇帝的宫殿中。”

武媚娘看着炽热的秋阳,手搭凉棚,道:“九月九日是个好日子。”

武婧儿了然,道:“不会误了这个好日子。”

第一波请愿结束后,这些百姓并没有回去,被安置到客舍或者驿站。神都之中又陆陆续续迎来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

这几日,羽林军和金吾卫将神都戒严,前些日子喧嚣的人们也下意识地安静下来,高官权贵之家也纷纷关闭门户,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从五湖四海来的几万名老百姓终于在洛阳城汇集,暗流涌动,似乎要掀起滔天巨浪。

九月初七,傅游艺再次带人来到则天门,请求上表面圣。

此时,他身后跟的不仅仅有那九百多名老百姓,还有宗亲、百官、部落酋长、远近百姓以及僧尼道士,约莫六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停在则天门前。

初七本是大朝会,但群臣们都没有上朝,每人怀里都揣着请神皇登基的奏表,区别是有的人早几天就写好了,一些人是昨日才些好。

寺人们一个连着一个,小跑着不断将外面的消息传进来。

武媚娘眉眼一扬,对身后的诸人说道:“去则天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