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疑云(1)(1 / 2)
姜维同意请朝廷遣使东吴,约定共同对付襄阳的魏军。不过他要求参加这次会议的将领们都做好独自与魏军作战的准备,如果吴军选择观望,汉军依旧不改变出征的计划。
如果东吴不插手,那也可以省去在取胜之后处理双方利益分配的问题。
姜远在离开南郑返回平西城驻地的途中,脑海中渐渐冒出了一些疑惑,总觉得之前会上众人的推论似乎有一点问题。
如果魏军要讨伐东吴,为何不直接从淮南进军,而选择调兵到襄阳呢?司马昭的主力讨平诸葛诞之后并未迅速退回后方,直接从淮南进军是更便利直接的选择,也可以有效威胁东吴都城建业。
除非进攻江陵对魏国有什么天大的好处。
姜远一直思索到回到平西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只能勉强认为,魏军曾在东兴之战大败过,对从淮南进攻可能有阴影,而在荆州魏军是取胜过的,并且自上游往下游进攻也便于占据水战的优势。
他麾下的军队此时正驻扎在平西城周边维持操练,胡济早已在附近为他们修建了牢固完备的营垒。
全军上下整编之后,部分部队的兵将彼此还比较陌生,所以姜远打算让他们先彼此磨合,等过一阵再合练阵型。
文鸯和文虎兄弟没有服丧太久,在告假一个月之后回到了军中,开始抓起折冲营的操练。
折冲营三千轻骑是如今姜远军中最强的突击力量,也备受重视。毕竟轻骑作战泛用性远远强于重骑,在索敌、奔袭、牵制、追击等各方面都能派上用场。
但折冲营的兵员构成也是全军各营之中最为复杂的,有汉军骑兵也有羌族和蛮族的骑兵,且彼此之间的作战方式都有些许不同,将他们整合在一起操练颇要花费一番工夫。
文鸯文虎没有归队之前,姜远虽然自己代掌折冲营,但也没能将整营的骑军拉到一起训练过,都是让他们按照原来的编制归属各练各的,这个情况在文家兄弟回来之后终于有所改观。
羌骑们原先都服从阿纳雅,阿纳雅又嫁给了文鸯,自然而然他们也就认文鸯这个统领。来自无当飞军的蛮族骑兵多半经历过之前大小征战,对文鸯的勇名也钦佩有加,这一部分人也不难管束。
最难摆平的反倒是从姜远西征凉州的那支汉军里头调来的轻骑们。
汉军此前没有产马地,蜀中的地势也不利于训练骑军,所以骑军数量少而精贵,这些汉军骑兵自然有一股倨傲在身,这会儿也没有完全改掉。
他们可以服从姜维、姜远和源昕,却不是很瞧得起文鸯这个“魏国弃将”。加上自身也有西征凉州和东征长安、洛阳的战功,故而不是很瞧得起右营的羌骑和蛮骑。
文鸯在姜远的军中带了几年,已经习惯了上下和睦同袍相融的气氛,服丧归来执掌折冲营时本来兴致满满,但在组织全营操练的第一天就碰了暗钉子。
左营汉军骑兵的首将杨烈在军中资历并不浅,先后追随过赵统和陈到之子陈永。在两名有着厚重忠克之称的将门虎子麾下领过兵,此时不太看得起文鸯也是情理之中。
杨烈拒绝接受文鸯安排的训练,认为右营羌骑和蛮骑们练的东西并不高明,他要坚持自己一贯所用的战法。
杨烈在折冲营的军议上说出这番话,等于是驳了文鸯和右营将领们的面子,一下子军营中的氛围就变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