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 大明王朝05(2 / 2)
朱高煦愣愣道:“不在分封制度也不在大臣无用,总不会因天子无能吗?”
还有点灵光!
朱棣满意地看了他一眼,才继续道:“没错,先皇认为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薄情寡恩,不知敦睦九族,随意削诸侯土地,才会酿成战事。”
“所以”朱棣叉着腰告诫太子:“朕削藩室权利,却不动藩王财产,就是为了避免重现大汉七国战事,明白吗?”
朱高炽艰难地挪起身躯,起身作揖称是。
而朱高煦在旁正欣赏太子窘态,突然反应过来:爹的意思是要让太子缴他权力?
没了权力那他跟其他藩王有什么区别?
混吃等死做猪吗?
不是爹,你没听见天幕嘲讽藩王作为吗?
你不打算改改?
朱棣冷视他一眼:不懂就闭嘴,要限制藩王,但不能朕是动手明白吗?
朱高炽心累地叹口气:为求得宗室支持,爹只能抬高亲王位置,但自家是藩王登基,也要削除众叔伯权力,要限制亲王作为...只能看他跟儿L子了。
【军事权力落入亲王手中,相应的亲王俸禄也有提高。
明朝藩王待遇,在历代中最厚】
天幕刷刷地浮出一排排墨字:
做过亲王的李治按着发疼的头觑看去:大明亲王每岁直拨米一万石,钞二万五千贯,以及城税课、马匹草料等等。
亲王无论嫡庶都封郡王:男每岁支拨米两千石+马匹草料;女子受封的(出嫁了也有)每岁支拨米八石;
皇太子所有娃都能封郡王,每岁俸禄参考亲王子女。
...
武皇后见他难受,主动替他揉头,为他念出藩王俸禄:
郡王诸子年满十五,每位拨赐永田六十顷,不缴纳租税,但郡王的孙子没有永业田。
以上俸禄是经过调整后的俸禄,最初亲王俸禄是每年五万石米,郡王每年一万石米。
李治一惊:五万石?
要多少百姓才能供应得起?
汉
不仅他惊讶,未央宫内汉家群臣集体发蒙,脑
海里回荡着三字:为什么?
明太祖不看看他汉家史吗?
大汉为削诸侯操碎了心呐!
主父偃失礼地摸了摸头,自言自语道:“明太祖努力封藩王,过几代后明朝皇帝努力推‘推恩令’?
他的话无人回答,国情不同无法共脑。
一心想削封的刘彻眉头直跳,亲王无论嫡庶都可以分封?
明太祖是觉得自家地盘太大了吗?
到处分?还世袭?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泽没听过?
有没有为后人考虑过?
那么多亲王郡王要怎么削?
【在爵位等级中,亲王和郡王爵位由嫡子‘世袭罔替’,庶子爵位则是降袭。
虽然是降袭,但朱元璋精心设计了爵位等级,按照降爵等级,一个庶子郡王次子,想要爵位阶级掉落,要六代以后才会变为最低等‘奉国中尉’,领米两百石】
李世民听着眼皮直跳,他所定的大唐亲王,每岁俸禄四千八百石,绢四千八百匹,绢四百五十斤。
郡王米七百石,田六十顷,已足够他们活得富裕。
而大明亲王五万石米?
朝廷国库能支撑多久?
明太祖也太奢豪了些。
哦,不对,亲王变一万石,但一石加上课税也不薄啊!
宋
赵匡胤狂点头,他大宋亲王领节度使,每岁谷二千四百石,钱四千八百贯,绢二百疋,绫一百疋,罗十疋,绵五百两。
至于郡王,不好意思,无粮只给授官位,按官职高低给相应俸禄。
在他看来哪怕明朝亲王守国门,这俸禄也太高了,长此以往对朝廷是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天幕把话题转回:【从老朱设置的藩王制度,就能看出他当和尚时,肯定没了解过佛家对手。
但凡读一遍‘道德经’也该知道其中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就能计算出藩王子孙未来,以他孙辈为计:他共有26个崽,除去皇太子外有二十五个亲王。
二十五亲王按三个儿L子计算:25*1嫡子=25亲王,25*2=50个郡王;
加上皇太子三个娃,其中两是亲王,就老朱孙子辈这代,就出了27亲王,50郡王。
27位亲王每年消耗27万石,50郡王消耗十万石,看似不多,就怕那句老话: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但是呢?
凡事就怕但是二字,大明二代皇权交接出现‘亿’点点差错,结果宗室权利改变,失去了政治权及军事权,变得不能私自出封地、不准入仕,也不得田纳税,商贩营利,从镇守地方变为纯粹寄生虫】
朱元璋一改刚才暴虐气息,面色平静,甚至还带出几丝笑意:“朱棣,你跟咱说说,朕定的藩王屏障怎么变成寄生虫了?”
正诧异寄生虫的朱棣闻言脸色煞白:“儿L臣...儿L臣也不知。”
他是真不知道,诸王中他的待遇是最好的,其他皇子住王府,就他住元朝宫殿,亲王规格待遇一应俱全,他没事反什么反?()
见气氛逐渐压抑,马皇后大喝一声:“好了!先听天幕讲述,是好是孬自有分辨!”
?想看南漳的《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朱元璋转头看了看马皇后,咬咬牙听了她的话,一双血眸似的眼直直地盯向天幕:他倒要看看,朱棣到底怎么上位的?”
【藩王用政治军事权力换得经济大发展,只能吃喝玩乐的藩室开始生殖竞赛,今你生一个,我明生一个。
总之大家努力生,生得越多就褥朝廷更多的羊毛。
全国出生竞赛下宗室人口直线上升,永乐时期宗室158人,到万历后期时,宗室人数扩大到8万人,到崇祯整个宗室人口在22万人到30万人之间】
天幕语气凉凉:【哦豁,这下真的是漫山遍野都是‘朱’】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
其中刘彻更是直接表示:朕不想听到猪这词,去掉去掉,后人朕命令你去掉!
【朱元璋一心想让藩王做大明屏障,二三十万人可围绕城墙N圈,这样的屏障不知他开不开心?
永乐帝一心想让宗室躺平,宗室躺平努力造人,这样的结果不知他开不开心?】
‘砰’朱元璋气血上涌,两眼一翻,直直地倒了下去,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大明萝卜蹲:
朱元璋倒,朱元璋倒,朱元璋倒完朱棣倒。
朱棣倒,朱棣倒,朱棣倒完朱高炽倒...嗯,朱厚熜不倒,因为他就是几万人中的一员。
秦
秦始皇愕然吐出一句:“这是在养猪吗?”
三十万人抵得上大秦一富县了!
王翦怔愣半晌,突然道:“把这些人聚齐起来,都能打一场灭国战。”
对哦,群臣瞬间反应过来:王朝末期有三十人,这么多朱家人大明怎么亡的?
涉及知识盲区的群臣议论纷纷:宗室不给皇帝银子好理解,但存亡之际大明宗室还能无动于衷?
满殿臣子讨论半晌,最后齐刷刷地望向御座上的人:陛下,你不发表发表讲话?”
秦始皇面无表情拒绝:没感想,不发表!
【藩王成为大明毒瘤,朝廷不想改吗?
想,但是他们有保护伞朱元璋啊!
在‘皇明祖训’序中,朱元璋明确规定:“凡我子孙,钦承朕命,工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就是说老子替你们踩了无数坑,咱都把应对坑洞方法写出来,今后子孙照着咱的方法做,就能确保大明江山‘万世一统’。
朱元璋认为这样美,美得很】
美个屁!
李世民少有地爆了出口,万事万物岂是一成不变?
发泄过后他纠结地问群臣:“照天幕之意,大明接任皇帝无改革之举?”
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
() 啊!
听着好像...似乎大明少有改革?
李世民轻轻地叹了口气,心中遗憾不已:如今看来分封制弊端颇多,不适合大唐。
唉,要如何才能实地控制地方呢?
【真的美吗?
看看隔壁大宋,自从定下重文抑武的基本政策,之后代代皇帝在‘祖宗家法’上挣扎。
而大明定下祖宗之制不可改,不仅成为后人改制阻碍,还沦为各方博弈的工具。
如他为防止权臣擅权,保证皇帝不被臣子架空,他在修订‘祖训录’时特意补添了一句:
我儿L啊(诸王),他日朝中出现奸臣,或是天子有密诏下达,你们就要举起’清君侧’的权力,把刀磨亮了,保我朱家江山永固啊!
对于老父亲的要求,他的四儿L,我们的朱蒂很‘孝顺’地实践了他的话】
案破了,老四清君侧篡位!
朱家老小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到朱棣身上,朱棣想动不敢动,想开口不喊出声,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马皇后、太子:救救救,救命呐!
他没想反,这真的真的没想反!
殿内气氛如同刀刃,不断刮着众人心绪,许久后朱标突然开口:“爹先听天幕讲述,后人既然讲大明定会说到老四。()”
朱樉抱臂冷笑:“假仁假义。?()?[()]『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没一人搭理他,朱棣更是热泪盈眶望着朱标:好哥哥,你永远是我的好哥哥!
【祖宗之制不可改有好的一面吗?
有!
他为保农人不受欺压,洪武十年特派官员、国子监及宦官,巡视全国税课司局固定税收额度。
然后把固定额度刻在石板上,规定以后收税不能超过他定的税额,同时又宣布民间开荒田地,朝廷‘永不起课。’
洪武一朝的田赋算换下来,相当于六十税一,在历代中最低的田赋,我们90年代交的公粮都远高这个比例。
同样商税亦是如此,洪武商税三十而取一,以恢复大明经济。
两样都是善政,但恶到哪呢?
恶到祖宗之制上!】
刘恒抬目大惊:六十税取一?大明税收从哪来?
农人赋税三十而一是最好的比例,既可保证朝廷有足够税收,也能让农人休养生息。
他揉了揉额角叹息道:“朕总算明白大明为何一直穷了。”
朝廷收不到足够的农商税,哪有钱给官员发俸禄!
难怪明太祖要严惩贪官污吏,实在是可贪方式太多,那么大笔财富朝廷不收,有人自会心动啊!
明太祖此人...刘恒面浮欣赏之色:“以天纵之资起自田里,能以抚民安辑为事,创太平基业,实乃雄男子也!”
【他的田赋、商税不可改限制了大明税收基础,为收取足够税,朝廷发明各种附加税。
所以在轻税基础上,农人无法轻松生活,商人交的税率低,但征收面广,并且要重复缴纳。
结果就是朝廷收不到足够的税收,农人商人也受到各种压迫,完全没达到朱元璋的预期。
这些政策上有人指出过缺点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