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路在何方(1 / 2)

加入书签

在封建年代,人的等级是按士农工商来划分的。

其中的农是农民,工是手工匠人,商自然就是商人了。

按照地位的划分,农虽然排第二,但其实生活水平并不一定比工与商强,甚至大部分农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之所以能排在第二位,是因为农民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特别是从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以后,农民的地位明显提升了不少。

但这就有一个前题,那就是你必须读得起书。

虽然都说穷文富武,但这其实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在造纸与印刷技术没有大规模发展的隋唐时代,书本身就是奢侈品,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的。

更何况,就算你省吃检用,买到了四书五经,也还要请教书先生来教,不然的话,那上面的文言文简直就是天书。

对于文言文,阴谋论者认为,古代书面上的文字之所以那么反人类,是为了区分读书人与普通人。

相当于用另一个语言人为的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以此凸显读者人的高人一等。

也许在封建后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在曾继看来,之所以这些古人平时说话也是大白话,却非要在书面上知乎者也的,最本质的原因还是造纸的成本过高。

虽然纸在汉代就发明了,但造价高昴,别说是穷人了,就连有钱人也很少用纸来写字。

汉朝之前都是用竹简的,哪怕是到了唐朝,纸也还是奢侈品,那句有名的“长安纸贵”就能充分证明纸的昂贵程度。

既然纸那么昂贵,自然就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于是就出现了文言文这种书写格式,总之一句话,穷!

不论是用纸,还是用布,又或是用竹简,都意味着书本的成本过高,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的。

这也就注定,只有有钱人家才买得起书,从这点就能看出,士农工商里的农,其实不是农民,而是大地主。

“我既不是氏族出身,又没有地,当不了大地主,商人与手工匠人的地位又不高,所以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当官!不过到底是当文官还是当武官,这就要好好研究一番了。”

不论是哪个朝代,当官从来都是最好的选择,不论你家里有多少钱,见到县太爷也得行礼。

如果有机会当官,任何古代的人都不会错过,甚至还有很多人,花大价钱买官呢。

例如东汉末年那几位二B皇帝,更是将买官卖官发展成了产业,大到三公,小到地方上的县令,只要你钱给够了,就可以买到手。

在最疯狂的阶段,那几位二B皇帝甚至将那些立了战功,因功封赏的官员撤职,给那些花钱官员让位,这种操作都有,你不亡国谁亡国呀!

“李二虽然为了当皇帝,宰兄杀弟,但科举制度在他手中发扬光大,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唐朝的制度远比汉朝清明得多。以我的见识与领先几百年的知识,当个工部尚书应该绰绰有余,但……”

曾继稍稍一想就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