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9章 大腿(1 / 2)

加入书签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压根不存在真正的作者电影。

所谓的作者电影,法兰西老表的定义是:导演主宰一切。

任何导演,不管是商业片或是艺术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便是完全不受任何影响和束缚,投资方也好,演员也好,编剧也好,都不存在任何限制,导演完全放任自己的想法放肆舞动,进而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一片光影。

从剧本到选角,从摄影到剪辑,从配乐到布景,完完全全只体现一个人的想法。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套用一句被用烂的台词: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

尽管心里头总是抱持着这么个疯狂且自我的想法,但是凡是成熟的导演都能知道一个道理:制约是客观存在的。

编剧有自己的想法,演员有自己的习惯,摄影有自己的审美,剪辑有自己的技法,甚至连洗印拷贝都可能出问题。

要想实现完全的作者电影,大概只能等待克隆人技术或者心灵控制技术出现了。

第一是钱,第二是演员。

一个再牛逼的导演,没有充足的预算,没有合适的演员,即便再自我,最后弄出来的玩意也顶多是个91自拍区的水平。

但是呢,也有一种电影,跟作者电影的定义相当接近。

这类电影的投资很低,演员也都是不专业的临时演员,有时甚至于是完完全全的素人,完全靠着本能的反应来演戏。

可是呢,鉴于一个大框架的束缚跟安排,再不专业的演员也能演出合适的效果,再少的预算也能拍出不错的画面。

它的剧本太过强大,太过完整,完整到对演员产生一定的束缚跟影响。若是演员不具备足够的张力跟创造性,那剧本就将完全控制演员,如同木偶戏···

这种电影,或许可以称为“编剧电影”。

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完整到令人惊讶的剧本摆在万年的面前——《殡棺》。

那天晚上送走俩准备奔大理来一趟心灵之旅的老男人之后,万年便从宁皓家里拿来了这个剧本。

看完这个本子,万年感觉是:下一个“宁皓”诞生了,同样是玩叙事结构,但却比宁皓更加冷峻,也更加乡土。

估摸着,宁皓也是看出了这一点,这才把这个本子从一众垃圾剧本里挑了出来。

总有一些电影看完之后让你有无尽的言语想去表达,但却发现始终找不到说出口的线头。某种意义上讲,这类电影就是佳作。它呈现出了生活与人心、人性中细密的复杂况味,以至于只能用故事去慢慢晕染,而无法用概括性的语言去分析。《殡棺》就属于这一类。

从类型上去框定,它的骨血部分继承自悬疑片,但却没有让它停留在商业电影消费案件的浅表层面。

从外部形态去看,它下定决心玩弄结构,却没有彻底与观众决裂,反而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半是引导、半是放逐的参与感。

从内部精神去看,它探测到了国人心理的暗礁。那些不可言说的灰色地带,人们心底引而不发的潮湿火药,悬而未决的精神血栓都在这部电影中被呈现出来。

它们凝滞、冰冷却也散发着本能的生机勃勃,那是艳丽的大国崛起大幕之后,细微的灰白底色。

于是乎,万年就拨通了剧本里附带的电话。

······

总有些人是幸运的,也总有些人是不幸的,如此,似乎世界才能平衡。

忻玉昆自认为是个相当倒霉的人,鬼知道他为了拍电影付出了多少。

高中辍学,一心将电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像是很多导演的开局一样,辍学后,他决定考京影。

可是呢,他没考上京影,之后自然也没拍上电影。

没关系,只要呆在行业内,总有看到机会的那一天,跟杨青似的。

于是乎,他就开始在京城的各个剧组打杂,最终呕心沥血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殡棺》。

投了十几家影视公司之后,依然没得到任何回音。

他不气馁,也没自怨自艾。之后,他便去找了新的工作,当枪手,写出来的剧本没署名,但是有钱,有撑下去的希望。

而在他正要开始自己的枪手生涯,向自己的前辈杨青致敬一波的时候,幸运似乎终于开始了。

这一切,似乎从那个自称为万年的人打来电话之后,就变得再也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