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3章 罗曼蒂克消亡史(2 / 2)

加入书签

抄是不可能抄了,不过他可以给新时代做点贡献,让梁跃进争取去把这部后世畅销世界的作品搞过来。

别看《冰与火之歌》第一卷成书于1991年,但这部书直到1996年才正式出版,期间足足耽误了五年时间。

如果这个时候上门去跟马丁老爷子谈合作,想来应该比较容易。

说起《冰与火之歌》,貌似《哈利波特》好像也是这一两年创作的,也耽误了好几年才出版,一事不烦二主,让梁跃进都去找找。

何平历来有这种玄学操作,梁跃进早已习以为常,接到他的消息立即便派人前往英美两国寻找何平所说的人。

窝在家里的何平继续搞他的创作,顺便陪陪已经两岁多的何呦呦。

小丫头现在长得粉雕玉砌,已经学会了断断续续的说话,只是经常因为口齿不清被全家人嘲笑。

李拓和马原偶尔会来家里串门,马原现在彻底蔫儿了。

从前年开始,他就一直在搞自己的那个《中国文学梦》的纪录片,从何平这还获得了不少的帮助,前前后后花费了几十万,一年多的时间,纪录片是拍完了,可却没有电视台愿意买。

马原他们采访的内容没什么问题,但拍摄、制作质量太差了,电视台看完之后根本没有意愿购买。

何平只有以友情价买过来,放到作家村的放映室里当成展品,偶尔有作家村的同志们来了兴致,放上一段。

这一次失败对马原来说打击很大,他是很聪明的人,同时也很骄傲,最近这些年在文学上的成就让他志得意满,构想出《中国文学梦》这样规模浩大的纪录片一度让他产生一种成为当代文学救世主的错觉。

事实证明,严肃文学的事儿,大多数人真的不感兴趣,电视台看完纪录片的成品连价都懒得出。

是以,马原彻底颓了。

现在整天猫在作家村里,舔着伤口给自己疗伤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支棱起来。

跟马原相比,李拓也没好到哪里去。

自从作家村并入新时代后,碍于何平的面子,作家村在新时代的地位一直相对独立。

虽然通俗文学的比例和成分在扩大,但管理上仍旧是按照以前的那一套流程。

可问题在于,新时代对作家村没什么想法,但架不住作家村的人对新时代有想法啊!

这年头一切都开始向钱看、向厚赚,作家村同样也是人心思动,前几年作家村里那种为了文学彻夜长谈、一群人聚在一起探讨一部作品的景象慢慢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今天谁谁谁的新书又出版了、明天谁谁谁的书改编成电视剧了。

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庸俗!

李拓心中也渐渐萌生了退意,他向何平坦诚了自己的想法。

“别介啊,拓爷。你可是咱作家村的顶梁柱,离了谁也不能离了你啊!”

“什么顶梁柱,我现在是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是不是集团给你什么压力了?你跟我说说。”

“没有的事。自从归了集团之后,作家村还是那个样,只是我觉得我越来越不适应作家村的氛围了。”

何平这一年多去作家村去的少,不知道那里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旁的马原把作家村这一年多来越来越浮躁的变化跟何平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何平心中了然。

这可以说是作家村在走向通俗文学占据主流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风格转变,难怪李拓、马原会不适应,他们毕竟是严肃文学出身。

这种事何平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这种事不仅跟公司、园区的风气有关,更合外界的大环境有关,说起来他也有责任。

可以说进入九十年代,曾经的那个灿烂的、充满诗意的八十年代已经消亡了。

就像马原的那部无人问津的《中国文学梦》,已经成了被时代所淘汰的产物。

何平只能陪着老友唏嘘了一番,面对李拓的请辞,他没有再挽留。

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会有一批人退场。

这是不可避免的离别。

“卸下作家村的担子,准备干点啥啊?”

“没想好呢,如果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带着你嫂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挺好,以前是没有条件,现在条件好了,正应该去外面开开眼界。”

老友之间结束了对话,气氛难免有些感伤。

李拓故作潇洒的起身,“行了,就这样吧,等把工作交接好,我就撤了。”

“行,那……回头见!”

李拓摆摆手,“后会有期!”

看着李拓潇洒离去的背影,何平心中感慨万千。

马原还站在他的身边,他问道:“你呢?”

马原咧嘴一笑。

“我?我去陪着我的八十年代一起腐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