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4章 高举高打,以气造势!(1 / 2)

加入书签

许王二人这次的谈话,并不算愉快。

许文东委婉地对王岩此次杭城的收购提了一点建议,他语气诚恳地说道:“哥,收购前认真审计没有错,甚至放到公司管理中可以说是很对,是对我们这个小团体负责。”

“但是放到国营企业的收购中,就不能这么较真了。在和中策的竞争中,咱们本就处于劣势,这么一搞,只会把人推到中策的怀里。”

王岩不解地问道:“如果不做尽职调查,收购后发现资产债务全是一团乱麻怎么办?”

许文东笑了,他说道:“那就把皮球踢给他们,让当地政府自己去评估出售企业的资产和债务。评估完了,我们就问一句,这个评估报告是你们自己做的,可不可靠?”

“只要他们说可靠,我们就认!认完我们也不查,让对方领导签个字或者盖个章,证明报告准确无误就行,绝不多做纠缠。”

王岩跟不上许文东的思路,或者说他没有许文东的先知,无法跳出圈子,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我还是不明白。”王岩沉声道。

许文东笑道:“你很快就会明白的,我给你派了一个好帮手过去,到时他会和你详谈。”

挂断电话,许文东让亢飞二人在楼下等着,一个人走进了绥分河市政府办公楼。

他是来拜访赵明飞的,顺便向他请教一下,东方资本该如何应对中策可能的报复和竞争。

...

为了确保百分百拿下这次的鲤城收购,黄鸿年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并提高预付款比例,从原本的20%提高到了30%。

黄鸿年原本的策略是把预付款比例提高到40%甚至50%,利用中策雄厚的资本优势,先把东方资本干趴下,重新夺回收购国营企业时的绝对优势地位,然后再鲸吞之!

为此,黄鸿年趁着周末亲自飞回了港岛,向中策的几位股东解释,力求说服他们。

在和李超人的和黄集团、岛国的伊藤忠商社和美国摩根士丹利三方进行会谈前,黄鸿年先拜访了李超人,并在他的办公室内谈了许久。

在真正的四方股东会议上,面对伊藤忠商社和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稳定性提出的质疑,黄鸿年侃侃而谈。

第一,国营企业的问题多,但优势也多。一些企业有自己的产品、市场和品牌,管理问题也并非厂长和经理不能干,而是政府管理层级太多,让他们无法尽情发挥。

此时内地刚刚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竞争不激烈,稍微转换机制便能占有一片市场。而且员工、债务也在可控范围内,闭着眼睛都可以拿!

第二,你们看到的员工问题,担心裁员面临巨额赔偿,其实大可不必。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裁掉一个员工不需要花费几十万美金,只需要一点点可控范围内的代价。

第三...

就在黄鸿年全力说服股东时,同一时间,绥分河,许文东也在和孙书林说着类似的话。

“岩哥和我就审计问题上有分歧,这点你过去后要重点说服他,给他讲清楚,不要让他有心结。”许文东抱着茶杯说道。

“这种审计,查了不一定有效,即使我们找最好的会计师去查,翻箱倒柜地折腾半天,输出一份表格。”

“告诉我们这家厂子有多少台机器,多少张桌子,多少钱款,多少应收账款等等,十分详尽,但我们能保证这些就真实有效吗?”

孙书林能跟在赵明飞身边做秘书,本身就是体制内的佼佼者,对体制内的各种弊病自然十分了解,闻言笑着摇头道:“不能。”

许文东说道:“所以啊...”

“所以啊。”孙书林接话道,“查了不如不查。查了,以后有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查过了。所以我们不查,但要对方给我签字保证这个没有问题。”

许文东一拍手道:“对,就是这个道理!”

孙书林继续说道:“我们这么相信他们,他们就会很感动,就不会亏待我们。”

许文东笑着点头,很是认可。

孙书林想得很远,他又说道:“但有些地方一定会有问题,这是一定的,到时我们该怎么办?像其他外商那样去告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许文东反问道:“你觉得呢?”

孙书林往沙发上一靠,说道:“你这是考我啊。”

他沉思片刻,笑道:“这些方法都不好,打官司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下下策,耗时耗力还未必能赢。”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皮球踢回去!”

许文东哦了一声,问道:“怎么踢?”

孙书林笑道:“我请他们出来吃饭,开两瓶茅台,然后问他们,该怎么办!”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一定会说,噢,我知道,厂里已经汇报过了。”

“然后就会说中央缩紧地方财政,地方也困难啊之类的话,开始大吐苦水。但归根结底就一个意思,这钱我们是还不上了。”

许文东眼睛越来越亮,说道:“那我们就认了?”

孙书林点头道:“对,认了!”

换成一般老板此时可能就怒了,尼玛,几百上千万的,你说认就认了?

真看出那不是你的钱了!

但许文东双眼却更亮,追问道:“然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