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9章 刘总监的准备(2 / 2)

加入书签

就说这次向相关专家约稿,一些专家们的文章一旦引起了较高的反响,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微博的粉丝数一定会大涨,这就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专家,以及更多的普通人,会选择成为安联的用户……

考虑到长远的影响,如各界对周晨的评价,以及他个人人气的增长,刘敏达都觉得,周晨这样主动挑战以大炮为代表的行业的损人利己的行为,最后都是利人利己的事。

比如,他就完全能想象得到,经过这两次挑战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周晨的喜欢,在将来,会对所有投放到安联微博这个平台上的广告,产生多少积极正面的影响。

因为有些事,那是一定会发生的:当大家觉得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可信,一定会觉得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很可信。

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

虽然从整体上来说,这同样会导致隐患,因为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一旦创始人形象崩坏,肯定会让用户不喜欢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但很多时候,这又确实是一家初创公司能脱颖而出最后站稳脚跟,乃至迅速壮大,成为相关领域头部公司的最有效手段——已经有太多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准确的说,相关的效应,现在就已经有显现,刘总监看完明天将要发表的文章中的一篇,再看了下三天后的宣传安排,抬手就拨了一个电话,“张教授,您好,抱歉这么晚还来打扰,再一次拜读完您的文章,依旧是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不知道能不能劳您就这方面,再出一篇宏文,我这里有很多文章,但没有一篇能和您的相提并论……哦,谢谢,非常感谢,感谢您为大众发声为大众代言,非常期待您的大作!”

放下电话,刘总监松了一口气,又成功的约到了一篇文章,但这又不是一篇文章的事,自己成功的又约到一篇文章,那就意味着,对方会少约到一篇。

是的,在这样的时候,尽管会列支不菲的费用,想约到相关专家的文章,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真是有限的。

排除掉那些同时担负着这样那样的公职的专家后——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在这样的时候下场,相关的选择,就更是有限。

而有些阅历的人就都知道,学术圈,向来和经济圈会关系密切,简单的说,国内的很多公司,也都会争相聘任一些知名的专家担任独立董事,安联微博毕竟是一家初创公司,还只是一家公司,在这方面,自然不能和大炮他们那个群体相提并论。

也就是,再除开那些本来和地产圈关系密切的专家,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有操守的专家就更少,完全可以说,争取来一位,就是成功了一次,而这位张教授,则是这些专家中最知名的一位,刘总监能成功的约到他一篇文章,原本就不容易,现在又约到了一篇,那就更不容易。

刘总监非常清楚,这些不容易,之所以变得容易,绝对不是因为自己会说话,而是因为安联这个平台,以及老板周晨的缘故。

如若不然,那一定是拿着钱都很不容易约到文章。

紧接着又敲定了两篇,刘总监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再组织了一下语言,有些郑重的拨打了一个电话,“厉教授,您好,不知道能不能占用您三分钟的时间,我们有几个问题要向您请教……哦,这两天的事是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