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4章 一条裤子(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凌晨,天才微微亮,徐阶已经起床洗漱,但老管家送来的消息让他目瞪口呆,手里的毛巾都掉到地上了。

“再……再说一遍!”饶是徐阶久历宦海,见多识广,也不禁结巴。

老管家满头大汗,显然是一路疾奔回来的,“老爷,小人凑近看过了,城内遍传,一片断瓦残恒。”

原本以为只是场小火,这些年宫内失火多了去,但闹得这么大的……向来稳健的徐阶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好像很多年前有过一次。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营建北京宫殿,第二年宫殿落成,当年九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紫禁城中的宫殿自然是以三大殿为首,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直到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才正式落成,但仅仅三个月后,三大殿因雷火走水,一夜之间全被烧毁,多有朝臣将此事与朱棣迁都挂钩。

就此,一场火灾演变成了一次政治事件,朱棣那脾气自然是不会认错的,强行压制朝臣,一意孤行,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大明有了所谓的两京,南京仍然是首都,北京只是“行在”,而且朱棣没有重修三大殿,改在奉天门听政。

三大殿占地不小,又在皇宫的中轴线上,那些年的新科进士无不瞠目结舌,皇宫里还能有这么一大片废墟啊!

直到朱棣的曾孙明英宗登基后,才简单的重修三大殿,虽然是削减版本的,但也广三十丈,深十五丈,精美宏伟。

这下好了,又被烧了个干净,徐阶没去皇宫凑热闹,径直去了西苑,但消息很快就送来了。

这次比永乐年间那次更惨,除了三大殿之外,左顺门、右顺门、奉天门、屋门内外,还有文楼、武楼都被焚毁,甚至文渊阁都险些被烧,钱渊念念不忘的《永乐大典》就在这儿呢。

直庐内,严嵩闭目不语,严世蕃拉长了脸,父子俩对进来的徐阶不闻不问。

都是千年的狐狸……又一次因雷击而走水失火,三大殿再次被焚毁,放在其他建筑上只是小事,但放在三大殿上……这是政治事件。

这叫上天示警,天子……碰到软一点的天子都得下罪己诏了。

当然了,朝中的科道言官也不傻,肯定不会指着嘉靖帝的鼻子开骂,几十年前那场廷杖让嘉靖帝凶名卓著至今,大家在京中混口饭吃也不容易,没必要玩命。

但让科道言官闭上嘴巴,纵使严嵩权倾朝野那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加上徐阶也做不到。

所以,那些科道言官必定有所动作。

弹劾严嵩?

算了吧,得罪了陛下不过罢官,得罪了严嵩,杨椒山就是先例,前段日子的沈炼据说已经被宣大总督下狱……这是严世蕃和徐渭达成的交易,把沈炼弄起来别再惹事。

弹劾徐阶?

算了吧,徐阁老今年已经够惨了,再说了,人家缩头神功大成,你想找理由都找不到。

好吧,正好这几日被朝中御史疯狂弹劾的胡宗宪成了现成的目标,反正你已经被骂成那样了……也不在乎被多骂几句。

一般来说,除非是紧急奏折,通政司都会将收到的奏折第二日呈交内阁,但今天不行,不过两个时辰的工夫,通政司已经送了第三批过来了。

比较大众化的是弹劾浙直总督胡宗宪糜废军饷,剿倭不利,以至于尚书被屠,上天降雷示警……这扯得上吗?

严世蕃冷笑着将手中的奏折啪一下扔远,其实这是不讲规矩的弹劾,上天示警,最应该被弹劾的一是嘉靖帝,二是执政的元辅严嵩,非要往胡宗宪身上扯……他的视线落到了徐阶身上。

不能怪严世蕃怀疑到徐阶身上,在很多人看来,胡宗宪手掌六省兵权,是严嵩在朝中的依仗。

想攻倒严嵩,就要先弄掉胡宗宪……去年的李默就是如此想的,如此做的。

徐阶心里苦笑不已,实际上在彭黯、屠大山、杨宜三位同年或弃市,或下狱,或罢官之后,他对东南战局已经没有能力插手了,也不准备插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