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蹊跷(1 / 2)
数据,尤其是个人数据,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都更加值钱。
一个人的个人数据或许不算什么——它只能勾勒出一个人的各种情况和侧写。但哪怕是这样的“不算什么”的数据,仍然有无数互联网企业垂涎三尺。
毕竟,如果能够获得精确个人侧写,那么企业就可以精确划分出这个人的个人情况,并且就此进行更加精确的广告投送,从而以最小程度的广告投放费用,获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样的数据尚且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病例数据只会更加珍贵。
大量的可靠病例数据,能够为企业的研发指出方向。这是制药企业的生命线。制药企业平时用作参考的数据主要分为三种——科研数据、公共卫生数据,以及他们自己调研所得到的数据。
这三种数据中,科研数据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大,但参考意义也最大。毕竟科研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并且寻找解决之道。每当研究者们发现并且报告了一种新型疾病或者发现了新的治疗手段时,除了科研作者本人和课题组成员以外,最开心的恐怕就是这些大型制药公司了。
发现一种新型疾病,往往就意味着又多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发现了新的治疗手段,则意味着很可能在原来已经杀到你死我活的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条全新的跑道。
而公共卫生数据往往是最精确的。这样的数据来自于各个国家的公共卫生部门,每一次数据的采集和总结统计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政府本身的兴致和资源有限原则,这些数据并不会像科研数据一样包括万象什么都有。事实上,这一批数据里最多的还是那些患者人数众多的基础疾病。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等等慢性病。这些发病率比较高,而且会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造成重大影响或者说拖累的疾病,都是公共卫生数据统计的重点方向。
当然,传染病也是公共卫生数据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这些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病,还是传染病……本身都是各个制药公司已经杀的血流成河的红海战场。在这样的领域上,公共卫生数据能够帮助制药公司对这个市场有非常明确的认识,但帮助也就仅限于此了。
对制药公司来说,第三类调研数据反而是他们最急需的内容。通过自己派出的工作人员现场实地统计,或者干脆用和自己有合作的医疗机构的病例数据,他们经常能够赶在科研数据和公共卫生数据出炉之前,提前发现某些值得注意的趋势和变化。
比如,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增加。比如,接受了某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或者下降。
换句话说,这样的数据对制药企业来说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山。虽然不能确定可以从里面挖掘出什么好东西,但里面的内容肯定是对他们而言有帮助的。
难怪……武田制药会突然想要买一款游戏。
刘保国恍然大悟的同时,也陷入了全新的“忧愁”之中。他“忧愁”的原因很简单——数据是很宝贵的东西,而且可能对武田制药会有非常巨大的帮助。
但他们给的太少了。
如果按照武田制药的开价,刘保国他们最多能收回整个系统的研发费用,然后小赚一笔。但……没有哪个企业花大价钱大经历开发产品,就只是为了收回成本小赚一笔而已。
更何况这里面的干系实在是太大。和三甲医院合作的数据信息,刘保国自己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就这么交给外国企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