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9(1 / 2)
公主私通一事,告发的幕后指使者是刘挽。
这下好了,事情越闹越大,竟然还有人说刘挽有心争太子之位,想成为大汉的女帝,故而开始铲除异己,除太子的臂膀。
话传得越发不像样,于此时刘彻下令将公孙敬声打入大牢,公孙贺自然是慌了,甚至随之而来传出刘彻赐死了阳石公主,更让无数人的恐惧到达了顶峰。
“什么?”慌乱的何止一个公孙贺,自打儿子被人告状后,公孙贺已然见不到刘彻,居于上林苑中的刘彻不仅不见公孙贺,连公孙贺送入的奏折都如同石沉大海,不见半点踪影。
公孙贺慌啊,慌得不行!
但是他没有办法。
上林苑那儿他不敢闯,宫里,宫里自打上回他对刘据说出让他小心提防刘挽,卫子夫言辞犀利的借卫孺君的嘴警告他一番后,这些日子刘据对他虽然依然客气有礼,然傻子都能感受到刘据对他的疏离,那神色间的冷漠。
纵然公孙贺在后来意识到,不对,他怎么能跟刘挽斗起气来?
他不该不清楚,在整个大汉朝,论本事,权利,得圣宠,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刘挽,最重要的一点是刘挽得君心。但凡不是刘挽有刘彻在身后支持,都不可能有刘挽如今的权势滔天。
可是,刘挽的权势太大了,自打当年的刘挽作为尚书令之后,哪怕刘挽在朝的时间很短,尚书令的名头一直都挂在刘挽那儿,无论六部有何变动,刘彻都会在第一时间询问刘挽的意见,唯有刘挽那儿点头,才有推行的可能。
公孙贺不年轻了,而年轻的一代里,当年的第一批进士,几乎都是从西域磨砺回来的,早在公孙贺成为尚书令左仆射之前,如陈谦,陈顺,他们早在他之前已然进入三省,一个为门下侍中,陈顺为人正直敢言,在四十的这个坎,成为继刘挽后的第二个女相。
而陈谦比她小了两岁,稍稍比她晚了一些也成为中书省中书令,同样也是正直敢言。一心为民,在刘彻那儿自然是深得帝心。
剩下的六部中人,甚至是朝堂上各种各样的官员,谁也无法忽视的一点,在这十年的光景里,几乎都已经成为参加科举得以被国家录用的人才。而这一切,推行科举制的刘挽绝对厥功至伟。
第556章 番外何以承二
别以为刘挽只是征战在外, 自她年幼时在长安建起藏书楼,此后无声无息的在各州县建起多少的藏书楼,端看各地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当年藏书楼被刘挽一怒之下关闭之后众人的态度便可知, 刘挽大兴教育, 那是在做了之后才昭告于天下。
科举一兴, 刘挽亲自推行的改革, 以令天下人都看到读书识字可以改变命运的希望,自然引得天下人争相效仿。
希望永远是最大的动力, 自此刘挽不需要再不断的重申读书的好处。
随着刘挽将陶瓷之利用来兴教学校, 以令各州各县之内都有能让人读书识字的学校, 再加上刘挽大力的发展经济, 以带动地方富裕。
不错,刘挽镇守西域长达十五年之久,但那十五的光景,西域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年里北地出了多少科举进士, 单单如此功绩,满朝何人能比?
更何况刘挽自北调南之后,与各地山民及百越等国相处融洽,为他们造桥铺路,修渠引水,以助民生, 又教他们耕种织布, 让各地的山民和百越等族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 多少人对刘挽感激涕零, 多少国因刘挽而对大汉俯首称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