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4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1 / 2)

加入书签

岗头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子,所有的丁权加在一起也不过三百多个,几乎都被陈霄给买下来了。

按照霍老等人帮忙申请下来的高层公屋计划,这三百个丁屋的占地,足可以建设超过两千个居住单位。

从港府的角度来看,这等于是仅用二百个丁屋的土地,就能为两千个丁民提供住房。

这一下,将会为港府直接省出来至少十倍的土地用量。

更重要的是,这可不仅仅是省出土地那么简单。

每年申请丁屋的人至少几千人,而港府每年能批准的数量只有几百个。

有的人甚至排队等候五六年才能轮到。

按照现如今这种规划,每年只需要批下来几百个地皮,就能解决几千人的住房问题,这对港府的领导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这也是,陈霄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只要霍老等人出面,就一定能申请下来的的主要原因。

而霍老也是在心底里十分看好陈霄的这个提议,才会不辞辛劳的去帮他这个忙。

但说来说去,最后的效果到底如何,还要看这个试点小区的成果如何。

毕竟这个小区是按照廉租房的标准建造的,建造成本缩水,必然会导致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建设这个小区的承建公司,在住房上是基本不赚什么钱的,能保持不亏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明知道建造这种楼房可能不会赚很多钱,却依旧消减了脑袋拼命的想往里面挤,甚至不惜将丁权的价格提高到五十万,甚至是一百万也要将这个开发权给弄到手呢。

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他们真正能赚钱的地方,其实是在小区的配套设施上。

一个小区不可能只有住宅楼,想要满足小区里面百姓的日常生活,周边的商场车站电影院、歌厅、饭店等东西,可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赚钱的。

只要将这些地方的房产牢牢攥在手里,那就等于是手握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会持续的盈利。

楼房只要卖出去,就基本能收回建设成本,那些多出来的基础设施,就完全就是纯剩啊,而且还是会一直赚钱的那种。

那些大佬们,真正看中也就是这点。

这个道理,就和未来的万达经营理念差不多,只租不卖,才会持续的创造利润。

当然了,区区一个几千人的住宅小区的消费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真正的大佬,还真未必会看得上。

但这并不是全部,而仅是一个开始。

要知道,这个小区只是一个试点,而且还是成功率极高的试点。

一旦这个试点被广大的丁民所接受,那未来的港岛每年都会参照这个模式,批下一块地皮出来建造。

谁要是接到了现如今这个订单,那今后的订单,将会有极大的可能继续给他。

这几乎就等于是,每年都有一个新小区和相应配套设施被建造出来。

常年累月下去,手底下掌握了这么多的物业,想不发财都难。

大佬们相继入场,看中的并非是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他们看到的是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丰厚回报。

这也是凭什么一个丁权能飙升到一百万甚至更多的程度。

因为,这些丁权此时已经不仅仅代表新小区的开发权,还代表着未来至少价值数百亿的资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