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8章 没人比我更懂选举(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总体而言,还是优势在我!

看看二十来名大臣到齐了,王天官也就不再磨蹭,站在了人群正前方。

但是王天官却没有直接开始推举程序,而是说:「请各部院正卿出列,先定个章程!」

随后九卿出列,王天官又单独对九卿说:「诸君应当都能明白,当今的词臣情况其实正青黄不接,适合入阁的人寥寥无几。」

王天官这话貌似很突兀,甚至还有贬低色彩,但众人都无法反驳,因为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

前面提到过,这些年的阁臣非常年轻,申时行丶王锡爵丶王家屏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六岁,他们当初入阁的时候甚至只有五十来岁。

至于六十八岁的赵志皋,那是因为中进士时年纪就很大了,论科名他比申时行王锡爵都晚。

而词林又是一个非常讲究前后辈关系的地方,有前辈优先丶后辈礼让的潜规则。

那麽比申时行丶王锡爵丶王家屏年纪大丶资格老的前辈们,都去哪了?

只能说,最近二三十年实在是一个内阁高强度政治斗争的时代,而且是一浪接一浪的连续不休。

经过嘉靖末年丶隆庆朝丶万历初年丶张居正时代丶后张居正时代的内阁高强度斗争,大浪淘沙之下,与内阁关系千丝万缕的词臣早就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站严阁老的被徐阶清算了,站徐阶的被高拱清算了,站高拱的被张居正清算了,站张居正的被万历皇帝清算了。

还有多少词臣能连续熬过严嵩丶徐阶丶高拱丶张居正几大关而不倒的?

有人说混官场只要会站队就行,那麽从嘉靖末年到万历十一年这二十年历史,能把说这话的人脸打肿。

这就是最近几年为什麽会出现一群五十几岁阁老的原因,因为实在是没老人了。

现在连这帮五十几岁的「年轻」阁老都辞官了,王天官说词臣「青黄不接」,别人根本找不到理由反驳。

王天官见众人默认了自己观点,露出了标准笑容,继续说:「故而我认为本次廷推阁臣,人选可以不限于词臣,应当不拘资品,唯才是举。」

人人都知道有句话是「非翰林不入内阁」,很直白的说明了阁臣的资格要求。

当然实际上也有个别特例,但那也只是特例而已。

众人暗暗吃了一惊,王天官这次借着「青黄不接」为由头,又想开特例了?

随即有不少人恍然大悟,难道王天官想给自己开特例?

虽说吏部尚书实权超级大,可能比普通阁老还要大,但万一王天官真有「宰相情结」呢?

阁老再普通也可以尊称为「相」,吏部天官再有权势也只是六部之一。

对王天官这个「不拘资品」的提议,还没等大多数人琢磨明白时,忽然有两位尚书同时跳了出来。

更令人惊异的是,两位尚书几乎异口同声的同时叫道:「赞同!」

随即两位尚书彼此对视了一眼,场面顿时有点尴尬起来,然后两位尚书又默默的退回去。

众人这才看清楚,一个是户部尚书于慎行,三个月前是礼部尚书;另一个则是工部尚书陈于陛,三个月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

两人都是隆庆二年进士,履历也极其相似,少年高中后馆选为庶吉士,然后在词臣体系里一路升迁。

连年纪都一样,都是堪称为少壮派的四十七岁,官职也都到了尚书。

如果按正常套路推举,下一波阁臣很可能就是这俩人了

毕竟现在词臣没什麽老人,符合要求的词臣实在太少了。

就算排资论辈,这两位词臣出身的尚书优先度也是极高的。

别看他俩岁数年轻,但他俩是六十八岁首辅赵志皋的同年。

想到这里,众人又一次恍然大悟,难怪这两位尚书激动的跳出来,大声支持王天官提议的「不拘资品」,扩大候选人范围。

因为这两位年轻尚书根本就不想入阁,打死也不想的那种不想!

在户部和工部两个在政治上不那麽敏感的衙门摸鱼不香吗?为什麽要去内阁趟浑水?

三个月前,一个从礼部跑到了户部,一个从翰林院和詹事府跑到了工部。

放着清贵职务不要,不惜拉下脸巴结林泰来也要去庶务衙门,还不能说明他们远离纷争的心思麽?

几位六十以上的老官僚纷纷感慨,下一代年轻人实在太废物了!

不是逃避就是躺平,完全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责任心,真是垮掉的一代!

但资历最老的陆光祖心里却有点慌,这情势看起来不太妙!

原本在他的计算中,没把户部于慎行和工部陈于陛这两个独立山头算在林党那边的!

但是没想到,王世贞这老匹夫居然利用这两个废物尚书不想入阁的心理,撬动了他们的立场。

这王世贞不是近几十年来最着名的官场混子麽,哪来的这种辗转腾挪能力?

其他人也没料到,只是一个小范围预备会,交锋不经意间就已经开始了。

兵部尚书叶梦熊也慢慢的站出来说:「赞同不拘资品之议。」

原江南巡抚丶大理寺卿周采和苏州籍通政使徐申也出来附议。

因为礼部尚书空缺,开预备小会的九卿实际上只有八人。

现在有吏部尚书丶户部尚书丶兵部尚书丶工部尚书丶大理寺卿丶通政使六人支持「不拘资品」提议。

什麽叫不拘资品,就是资格不限定为翰林词臣出身,入选词臣品级也不限定为惯例的三品以上了,大大的扩大了选择面。

左都御史陆光祖和刑部尚书孙丕扬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己方势力人数不少,但踏马的一大堆侍郎!九卿级别的高端战力也太少了。

都怪林九元,也不知夺走了多少气运!

他们有个本来很完美的计划,不但能推人入阁,还能一举把赵志皋这个首辅拉下。

但从现在这情况看来,多了不少变数。

只竞争对手不知会增加多少,而且更随机,更没有可预测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