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0章 激动的太子(2 / 2)

加入书签

等他看完之后,他的眼中闪现着精明的光亮。

这哪是玻璃,这是金山银山啊!

太子如同看稀世珍宝一般看着眼前的玻璃摆件。

有着跟琉璃极为相似的外观,制造成本却不及琉璃的百分之一。

「这尊琉璃金佛若是拿出去卖掉,能卖多少银子?」太子眨眨眼,向南盛问道。

南盛用垂涎欲滴的眼神看着佛像,说道:「殿下,这琉璃金佛表面通透如若无物,内部金光熠熠生辉,放在阳光下,如金佛降世,不似凡物!」

好吧,他也将这玻璃佛像当成了琉璃佛像,而且还把玻璃佛像的缺点当成了优点。

这也正常,杨正山觉得这是缺点,那是因为他对玻璃有着很清楚的认知。

而南盛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玻璃,完全将玻璃当成琉璃来看,自然觉得这玻璃佛像工艺奇特,精美无比。

「若是拿出去售卖,这佛像怕是能价值千金!」南盛肯定的说道。

他本来就喜欢这些珍贵的物件,如琉璃丶玉石丶瓷器等等,他都非常喜欢,所以他非常了解琉璃的市价。

因此他说的价值千金不是虚值,而是指一千两黄金。

千两黄金就是万两白银。

「一万两银子!」太子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奏摺,上面清晰的写着着佛像的制作成本是二两银子,而杨正山打算卖五百两银子。

其实这样的佛像也不容易制作,主要是这尊佛像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但是其就算是有瑕疵也不是一文不值。

有瑕疵的就卖便宜点,没有瑕疵的就卖贵一些,只要瑕疵不是太大,那就算是成品,所以制造这样的玻璃佛像,成品率还是很高的,不会因为成品率太低而拉高成本。

杨正山说佛像的成本是二两银子,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现在的玻璃作坊并没有大批量的制造玻璃佛像,如果大批量的制造,这个成本价还能降低两成。

太子看看奏摺,再看看佛像,心里在默默盘算着。

如果按照杨正山所说,他能赚多少银子!

几十万两?

几百万两?

远远不止!

怕是一年就能赚几百万两!

玻璃摆件的市场可比千里镜大多了,凡是富贵之家,谁家没有几十件摆件。

如果玻璃摆件的价格是几千两,那市场可能不会太大,毕竟奢侈到可以花费几千两银子买一件摆件的人家不会很多。

可如果几百两,几十两呢!

随便找个商户都能买得起,稍微富裕点的商户买个几十件回家摆着都不成问题。

这将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

而且不只是摆件,还有茶具丶酒具丶餐具等各类器皿。

太子觉得自得心脏仿佛要跳出来了。

谁不喜欢银子?

太子也喜欢银子,皇帝同样喜欢银子。

朝堂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太子每次看到要银子的奏摺都会感到头疼。

而他东宫同样需要银子,未来他登基了,这偌大的皇城花银子的地方会更多。

「你~~」太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按照杨正山的计划大把赚银子了,不过当他看到南盛满眼垂涎的看着佛像的时候,已经到嘴巴的话又止住了。

「你去将小安子叫来!」太子吩咐道。

「喏!」

片刻之后,南盛就将小安子找来了。

小安子其实并不小,他名叫王安,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他是城王府的老人,入城王府的时候只有十几岁,所以太子习惯了叫他小安子。

「殿下万安!」王安行礼拜道。

太子坐在书桌前,伏案在奏摺上书写了几句话,然后交给王安说道:「你现在立即带上这份奏摺前往重山关,到了重山关之后,一切都要听从靖安侯的安排,他让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他让你什麽时候,带什麽人回来,就按照他所说的做。明白吗?」

「小的明白!」王安接过奏摺,说道。

太子还觉得不放心,解下腰间的玉佩,说道:「你去御马监要三百亲军随你一起去,记住路上把这三百亲军的嘴给我封死了,告诉他们若是有人敢泄露半点消息,全部处死!」

王安闻言,心思一沉,面色肃然,「小的定会将他们的嘴封死!」

旁边的南盛则是颔首低眉,敛去眼中对玻璃金佛的垂涎。

「嗯!」太子琢磨了一下,觉得应该没问题了,才说道:「去吧!」

杨正山有些错估了太子对玻璃的重视,或者应该是低估了太子对银子的看重。

他觉得太子看在银子的份上肯定会支持他的计划,但是他忽略了朝堂缺银子的事实,也忽略了太子缺银子的事实。

大荣朝廷每年的税收大概有两千万石米麦和一千万两银钱,另有各色丝绵可折算百万两银钱。

米麦的价格随市场变动,也因地域不同,价格有所差异,如辽东的粮价一般维持在二两银子一石左右,而京都的粮价则是三两银子一石左右。

如果有个天灾人祸的,粮价就会疯涨,翻个三四倍都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米麦很难折算成银钱,官吏的俸禄由粮和钱组成,且以粮为主。

若是非要将米麦折算成银钱的话,那大荣每年的税收大概有五千万两到七千万两之间。

看起来很多,但对这个一个庞大的皇朝来说,这些钱粮根本不够用的。

之前朝堂为何不给重山镇拨发饷银?

不就是因为户部没有银子吗?

辽西遭了兀良大军的兵灾,可朝堂却从杨正山手中抠了五十万两银子去辽西赈灾。

朝堂需要银子的地方太多了,边镇的兵饷,皇族勋贵百官的俸禄,各部官衙支出,河防水利,宫殿官衙修建,祭祀庆典丶赈灾济民等等。

而最近这十几年,大荣真算不上太平,天灾频发,战事不断。

就说杨正山这些年的经历,先是重山镇大旱,紧接着与东海胡族交战数次,东海胡族覆灭了,可庆王又叛乱,兀良胡族入侵辽西。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朝堂花费大量的钱粮。

这还只是重山镇,而重山镇只是大荣的九边军镇之一。

像北原镇,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

因此,朝堂缺银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太子急切的想赚取银子也是情理之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