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4章 人之道给他更多(1 / 2)

加入书签

墙上那幅字,正是汤姆自己写的。这个门外汉自我感觉良好,于是特意找了个懂行的中国人装裱了一下。咋一看也算有模有样,唬弄一个印第安人毫无压力。

汤姆得意洋洋:“汉字的书写,可以称之为艺术。典型的高级文字特征。”

黄金枪抬头看了看,开始觉得言之有理。

汤姆:“你有没有发现,中国人跟印第安人很像么?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如果你穿上中国人的衣服,肯定会让人无法分辨。”

黄金枪点点头:“我听说过,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汤姆满意的点点头,这种说辞很多年前他就放出过。显然,效果不错。

现代有段时期,有人曾经宣传印第安人是“棕色”人种,后来就没人提了。因为人类都是长眼睛的。这个跟历史不同,没办法胡扯。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时代,普通人的活动范围不过数十公里。当然,那些到处乱窜的“不法之徒”们除外。

所以,一个或者几个势力想要篡改历史,轻而易举。几十年一两代人的功夫,就能成功。

刘培安和金毛小子乘坐的船只此时已经在堪萨斯靠岸。

与汤姆想象的不同,这一圈下来,刘培安也看清了西方是什么模样。他大失所望,甚至对西方产生了鄙夷。

汤姆注重工业技术生产制造,而刘培安关注人文历史,不同的视角导致不同的信息搜索。进而导致不同的看法。

汤姆虽然知道篡改历史是常态,但后世的历史知识已经很深的影响了他对西方的印象。所以,即使有些信息自相矛盾,他也没有注意到。

刘培安不同,他其实是带着挑刺的心态去欧洲的。结果到处都是刺,一抓一大把,根本不用挑。对西方的厚颜无耻他是瞠目结舌。

需要跟白人东家说这些么?一个白人,哪怕他再仰慕中华,应该只会为白人说话。没必要提这些自讨没趣。刘培安很快就打定了主意。

在堪萨斯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刘培安就到了摩根堡。

这两人出去近一年,回来已经两眼一抹黑。

“开拓团果然发展迅速。”刘培安很快就得知他的东家已经搬家了,连政府都已经搬迁。

金发小子笑道:“刘先生,那我先回家看看,明天我会去丹佛报个到。”

是用中文说的,字正腔圆。

刘培安笑道:“一路辛苦,好好休息一下吧。拜拜。”

转头问道:“请问,我房间里的那些东西还在么?”

看门人当然认得刘培安。他是摩根堡本地人,年纪偏大,还少条腿,就没去丹佛。就算搬走了,这里也是需要人管理和看家护院的。

“我们头说过,你要是回来了,直接去丹佛的克鲁格堡。你的东西应该都在那里。”

刘培安拱手一礼:“多谢告知。”

这种礼节有个毛病,有的人做出来,形态卑微,有的人做出来,风度翩翩。刘培安就是后一种。不得不承认,旧文人讲究的东西非常多。

如果形容猥琐,就别去考什么科举了。文章再好,也没戏。

有种说法,混的好不好,全靠长相。

中国有个抓鬼的神叫钟馗。长的凶神恶煞,豹头环眼,胡子拉碴,然而文武双全。传说他科举殿试时,被嫌弃长相,不取。于是气的当场“触柱而亡”。

甚至有时无关紧要的毛病也会影响仕途。

武则天选择“秘书”时,有个人非常合适,然而女皇嫌他有“过耳”,也就是口臭。估计正好没刷牙被女皇发现了。于是不用。

所以,旧时代的官员,个个仪表堂堂,帅哥遍地,人人一身主角范。比如那个和珅,其实是彦祖级别。

与之相反,劳动人民才是身材矮小,双目无神,皮肤粗糙,蓬头垢面,点头哈腰。

营养不良的时代,只有吃人的阶级才能长的像个人样。滑稽么?

刘培安对汤姆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牧师也对汤姆说过:“富有的,给他更多;没有的,把他仅有的也拿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