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3章重建(2 / 2)

加入书签

之所以如此大方,大洋帝国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如今的德国马克区和法国法郎区因为战争造成货币急剧贬值, 地区性贸易大幅缩水, 而这正是金洋扩张的最好时机, 有利于金洋在国际贸易中结算比例大幅增长,抢占马克和法郎的传统市场。

国际贸易传统有其固有的延续性,强势货币金洋获得国际承认,并且占据国际贸易主流位置之后,再想撼动其宝座极难极难。

除非大洋帝国的国力一落千丈,或者在于英国的全球竞争中败下阵来,否则的话,其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上年末

金洋在国际结算中的比例已经高达39.2%,超越了英镑成为国际贸易间第一大硬通货,但是要再进一步非常难。

一种可能性就是侵蚀英镑的传统市场,这是由大英帝国遍及全球殖民地组成的英镑贸易圈,其影响力根深蒂固,属于英镑的基本盘。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侵蚀原同盟国间贸易市场,这是以德国马克为主导的贸易圈,包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以及其他新分裂出来的欧洲诸多共和国,金洋趁着德国马克的弱势正在大踏步的进入,替代马克成为主导贸易货币。

同时趁着发郎弱势,侵蚀法郎贸易圈。

总额20亿金洋的政府低息贷款,就是帝国货币政策的开路先锋,也是最有力的大杀器。

战争将欧洲打得千疮百孔,一个个都负债累累,大洋帝国几乎成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债主,真正的暴发户,只有他才能轻易的掏出几十亿金洋,来帮助欧洲恢复重建。

也正因为大洋帝国有钱,所以主导了德国战后重建,组织赈济,摆出一副全力帮助的模样,藉此将影响将深深地融入其中。

一方面是法国,英国在大规模的拆卸德国工厂设备,无偿得到煤矿和钢铁配额,以弥补战争中的部分损失。

一方面是大洋帝国全力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组织各城市赈济救灾,在恢复重建中提供部分工作,对高知识分子态度友善,提供前往大洋帝国工作的单程船票,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胜国的所做所为反差巨大,为大洋帝国收割一大波好感,提高了正面形象。

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尤其是新独立的二十多个小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这为帝国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由皇家行政学院为主导的政府经济工作援助小组,奔赴各個国家,让他们传递先进的行政经验,城建规划经验,国家管理经验,民主建设经验,帮助其从旧有的封建行政体制中转换出来,有章可循的建立民主政府。

在这一过程中

大洋帝国的商品畅通无阻的进入各国市场,银行和金融的力量也随之进入,为这些新兴民族国家提供必要的金融信贷,恢复社会秩序,创造就业。

这都是英法等国不屑于去做,或者无力去做的事情,大洋帝国抢着去做,并且表现十分出色。

这种无私的帮助行为,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