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唐财政报告(三)——军费(1 / 2)
自开元二十五年朝廷布告天下,各边镇可自行定额招募丁壮健儿入伍,十大边镇集团军已实行了募兵制。
与之而来的,便是军费开支成倍增长。
光是维持这十大军团的军饷和日常开支,就是一笔不少的费用。
尽管朝廷采取了各种办法,诸如在边地屯田屯营,各边镇可自行截留辖区赋税以减少转运损耗,采取和籴、和市等方式从民众手中低价征收粮食物质,等等,但都无事于补。
朝廷每年需拿出两千万贯石匹端、相当于整个国家三分之一的财富来供养这些集团军的日常开支。
从这部分钱中,能看到的是古代战争成本的昂贵,以及帝国财政、行政系统的混乱和无为。
而余下的两千万,则让杨钊看到了另外一些东西。
这部分钱,主要用于战事消耗。
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要打仗了,得提前储备好粮草,得征调成倍于士兵的民夫,得备好马匹、武器、攻防器械,得提前修筑道路桥梁,得给士兵发放买命钱……这当中的每一项开支,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如果钱财不到位,当中的哪一项出了纰漏,这仗就没法打。
可是,十大边镇中,也就岭南那边稍稍消停些,其余九镇,都是大小战事不断,但它们从朝廷腰包的里掏出去的钱财,却是差异极大。
其中最突兀的,便是刚被贬放的皇甫惟明治下的陇右和河西两镇。
仅去年,这两镇单是用于战事上的开销,便高达一千两百多万贯石匹端,比另外八镇消耗的战事开支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如果说去年是因为战事频繁,围绕着石堡城,陇右河西军和吐蕃率领的诸胡联军从年初打到年底,耗费的钱财高些还情有可原。
那么前年,大前年呢?
已经连续多年,陇右和河西两镇消耗的朝廷钱财都不下于其余八镇的总和。
尤其是和安禄山统帅下的范阳和平卢两镇对比起来,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
范阳、平卢两镇养兵十五万,和陇右、河西的兵力相当,面对的敌人契丹和奚虽不如吐蕃强大,但凶悍程度却甚于吐蕃,每年与帝国发生的大小战事比起吐蕃来只多不少,可安禄山节制下的范阳、平卢两镇每年向朝廷索取的战事经费却不足一百万贯石匹端,与兵微将寡、几无战事的岭南边镇一道,是十大边镇中索要钱财最少的,只低得上皇甫惟明的一千多万的一个零头。
相反,安禄山每年还会向李隆基个人和朝廷进献大量土贡和战利品。
也难怪李隆基会如此宠信安禄山。
试想,你手底下有这样一位统帅,帮你守好了边疆,还从不让你从腰包里掏钱,无怨无悔,不计回报,又有哪位君王不喜欢这样的统帅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