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帝国复苏(1 / 2)
从大盛开始有所动作,直到蛮族百万大军十去其九,仓皇逃回赤水河北岸,拢共不到一个月。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其他几方势力的耳中。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巫族。
西北战线全面收缩,老老实实退回到了草原上,只在边境线上屯了近六十万的大军,以防万一。
当然,西北铁甲军在方平垚的授意下也趁机收割了一波。
小便宜,不值一提。
但不占白不占。
大盛东部和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上,岛国联邦的海盗和倭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都消失匿迹,撤回到了海上。
大盛军队开过去的时候,发现他们在撤退的时候甚至很多军备辎重都没来得及带走。
可见当时走得有多么匆忙。
佛国倒还好,毕竟已经被收拾了一波了,算是比较有觉悟的。
先是差使节以恭贺为名送来了包括金银珠宝在内的诸多贺礼,重头戏则是一份国书。
内容嘛,大多是谄媚示好之词。
总体意思上大概就是,佛国与大盛本就是联盟,一衣带水,世代友好。
如今大盛新皇登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佛国作为兄弟联盟,一定带头支持,唯大盛马首是瞻。
相对于蛮族不久前送来的降书,和岛国的落荒而逃,佛国给自己定义了个“盟友”的人设。
算是给佛陀留了几分薄面。
而大盛境内的佛寺也开始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僧兵。
大多数佛寺的僧兵都是本地招募,大盛颁布了新政策之后,肯定养不起了,于是大多也就就地遣散了。
该种地种地,该务工务工。
大盛朝廷倒是精明的很,结合着屯田制的实行,把这些僧兵七七八八的都收做了民兵。
至于佛寺的那些土地,大盛朝廷也毫不客气全都收了回来。
当然名义上不是“收”,毕竟那是之前大盛朝廷送出去的,说“收”回来不太好听,显得大盛好像出尔反尔的样子。
官面上的说法,是佛寺无力经营那些土地,请求大盛朝廷“代为管理”。
作为交换条件,大盛朝廷免除了佛寺在大盛境内的税赋。
说白了,就是庙你可以继续开,不收你税了,但田你得还回来。
这样以来,大盛获得了大批不用开荒,拿过来就能种的良田,就连一应的水利、农肥设施等都直接给省了。
更为关键的是,佛寺的农田都环绕在佛寺周围。
大盛朝廷在这些农田实行了屯田制,大批的半农半兵的民兵将这些佛寺牢牢地给看住了。
不管他们有啥小动作,都逃不过大盛的监视。
一举多得。
至于佛国在大盛的信众,这点大盛朝廷倒没什么直接的举措。
那是佛国在大盛的根本,现在动得太狠了闹不好真的把佛国逼急了,真要打起来大盛也占不到便宜。
大盛是有凌寒这样的超级高手,蛮族那一战也确实打得惊天地泣鬼神,震惊天下。
但那是一个阳谋。
不管是巫族、佛国还是岛国联邦,都明白一个道理。
蛮族的失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个超级高手固然具有威慑力,但根本上还是靠的大盛娘子关那四十万北境军。
这就好像一个有核的国家,大家都知道你不好惹。
但你单靠一个核武器,赢不了一场战争。
核心的硬实力,还是综合国力。
而大盛目前的状况,已经打不起任何一场战争了。
这个谁都能看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