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飞夺泸定桥(一)(1 / 2)

加入书签

上级领导下达命令,命令部队兵分三路,一路攻打西康重镇,雅安县城,一路对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发起夺桥攻击,一路攻击万安桥守敌。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夺取泸定桥的任务被派给了我。

幸运的是,以前在课文上学过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现在我终于可以亲眼所见,而且还是由我指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倒霉的是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艰苦卓绝,而且还会让我们损失惨重,明知道是九死一生的一仗,还轮到了我的头上。

泸定桥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而大渡河是由北向南纵贯西康全境,西康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是古代通往雪区的“唐蕃古道”和现川藏路经过的地方,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川西高山高原最深陷之峡谷区,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泸定桥山、极高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典型高山峡谷区。山体呈南北走向,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沟壑交错,许多山峰都在四千米以上,其凶险程度可见多厉害,只要从桥上跌落,四千米的高度纵然你是钢筋铁骨也会摔的粉碎,这种高度让人听着就毛骨悚然,双腿直打颤了。

泸定桥最早出名是康熙皇帝亲自定名并题写的。当时,这里(古称泸河)发生昌侧集烈之乱被平定,所以叫泸定桥。

清康熙四十四年(一七零五年),康熙皇帝因军事需要及藏汉贸易方便下旨修建泸定铁索桥,并御笔亲题桥名“泸定桥”,意为骚乱已平,泸河已经安定。泸定桥结构特殊,造型别致。桥身由十三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九根,扶手四根。每根铁链由八百六十二至九百七十七节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共重二十一吨左右,桥身净空一百多米,宽三米左右,犹如十三条巨蟒横空出世,令人惊叹不已。

桥台全用条石砌就,形如碉堡,下设落井,用生铁铸成的地龙桩与卧龙桩锚固铁链。桥亭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方、造型别致。亭脊游龙走兽栩栩如生、十分壮观。

泸定桥自建成以来一直以军事要塞和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著称,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

泸定桥位于泸定县内,此番夺取泸定桥后还需要拿下泸定县,敌人在泸定县也布置了了一个旅的兵力,这一个旅随时会来支援泸定桥的守军,就是用来防备我们夺取泸定桥。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徐总指挥得到情报,知道敌人在泸定县布置了一个旅的部队,便派丁伟孔捷带领两个团的兵力来支援我。

等我们赶到泸定县的时候,攻打雅安县城的红军部队已经打响了战斗,刘文辉唯恐西康有失,竟然将泸定县的那个旅抽调走了,去支援雅安县城,真是天助我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