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9章 关于大棚(2 / 2)

加入书签

“这里,就是这里。”刘得华和小武说,小武朝右转了进去,把车一直开到了房子前面才停下来。

听到外面的动静,从房子里走出了三四个人。

车还没有停稳,刘得华就下了车,朝那几个人走去。

张向北和小武熄了火,跟着也下车,他们看到这房子的大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村委会,还有一块是蔬菜合作社的牌子。

张向北听到刘得华用本地话,和那些人说着什么,张向北和小武走近的时候,其中一个身材矮壮,脸色黧黑的中年男人,朝他们伸出了手,刘得华介绍说,这是钟主任。

张向北赶紧和他握手,说你好你好!

钟主任把他们往房子里面让,张向北悄声问刘得华:“村委会还是合作社的?”

“都是。”刘得华说,张向北明白了。

房间很大,有四五十个平方,一头放着一张枣红色的大班桌,一把大班椅,后面还有一排空的书柜,大班桌上,还竖着一面小国旗,这个布局,完全是按照电视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模样布置的。

只是,房间的这头,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一排摆开三张茶几,茶几上的茶杯和茶具都是凌乱的,有几只茶杯里还有酱红色的剩茶,杯沿上一圈茶垢。

茶几边上的凳子也是五花八门,有五六张不成套的椅子,还有四张长条凳,特别是还有一张,从农用车驾驶室里拆下来的驾驶座,看得出来,这里平时坐的人很多很杂,多杂到不需要那么讲究了。

钟主任招呼他们在那几张椅子上坐下,同时和另外一个人说:“去洗几只杯子出来。”

那人一只手摘了三个杯盖,一只手拎起三只空茶杯走了出去,那几只剩有酱红色隔夜茶的杯子,还留在茶几上。

张向北和小武拿出自己的名片递给钟主任,刘得华这才向钟主任介绍起了张向北和小武,他是用本地话说的,张向北听到他介绍的不是他们的“宅鲜送”,而是和钟主任说,济南和北京、天津的半亩田物流基地,都是张总他们家的。

钟主任看了看张向北,有种肃然起敬的意思,张向北心想,是啊,和他们说什么“宅鲜送”,哪怕就是和他们说“河畔油画馆”,他们也会无感,但只要和他们说济南、北京和天津的物流基地,他们肯定就知道,以前肯定也打过交道。

济南和北京、天津的物流基地,都是他们家的,一句话,就简单明了地向对方表明,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大客户。

张向北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发现刘得华说普通话,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有些腼腆和害羞,常常脸还会红,但一旦说起家乡话,他就显得很自在,和家乡人打起交道的时候,他整个人,似乎也变得老成起来。

张向北还是要向钟主任介绍他们“宅鲜送”,和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宅鲜送”的网站还在制作当中,没有上线,但已经制作好的主页,吴越发给了张向北,张向北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把主页打开给钟主任看,这样钟主任一看就明白他们是做什么的了。

“你们大概什么时候开张?”钟主任问张向北。

张向北说:“大概十月份。到那个时候,我们在上海、南京和杭城三个城市,应该已经签下五百到六百个小区和单位,覆盖两千万左右人口。”

张向北的话让钟主任坐不住了,他脑子里的算盘打得飞快,他说:

“那我们整个合作社的菜,都供应给你们,还差得很远。”

张向北点点头。

刘得华说:“我们会在寿光签好几个合作社,还有,只要你们的蔬菜品质没有问题,我们的收购价,肯定会是整个寿光最高的,会比物流园里的交易价都高。”

刘得华没有说死会高多少,但就是这个最高价,对钟主任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吸引力了,这样,以后他们的菜不仅不要愁销路的问题,从门口装车,直接就可以去上海、南京和杭城,这样的生意,怎么能不求之而又求之。

而且,利润还高呢。

“张总,要到我们的大棚里去看看吗?”钟主任问,张向北说好。

四个人站起来走出去,在门口碰到了那个去洗杯子的人,他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洗好了杯子,怎么客人一口水没喝,又要走了,他愣在了那里。

“把茶泡好凉在那里,我们就回来。”钟主任瞪了他一眼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