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7章 大麻烦(1 / 2)

加入书签

“这两句话听起来更像是道家之语,鬼谷子不是纵横家么?”梅小梅想到就问。

“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没错,但也是道家,而且归根溯源,思想来源更是道家。”吴大志解释,“而且,《鬼谷子》这本书,是鬼谷子的学生和后辈根据他的言论整理出来的,侧重于纵横之术罢了,实际上鬼谷子可算是通天彻地的全才。”

“却说关内云阳,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内中有一隐者,但自号曰鬼谷子,相传姓王名诩,晋平公时人,师从老子,在云雾山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其人通天彻地,精通百家,人不能及。”吴夺跟着来了几句。

“臭小子,你说的是《东周列国志》里的,那是明末冯梦龙写的小说!”

“爷爷,我是在想啊,您说这个劫走九鼎的队伍,老大会不会是鬼谷先生的传人?”吴夺捏了捏下巴,“这个队伍虽然有很多小分队,但肯定也得有个总瓢把子,鬼谷传人‘精通百家’,所以才能号令群英。”

“总瓢把子······你这都什么词儿?”吴大志轻咳两声,“不过,既然有小分队,那么总队长也应该是有的。”

“还有啊,《东周列国志》虽然是小说,但我总觉得也不会一点儿根据都没有,这里头说鬼谷子和墨子相熟,想想看,鼎中之重的豫州鼎那里,体现了墨家的东西。而这青州鼎秘藏之地,则是最后的安排,极有可能是总瓢······总队长安排的。”

吴大志点点头,“说的还有点儿道理。不过,要是鬼谷传人安排的这处地方,反倒更不好破解了。”

······

“道之大化”和“阴阳试之”,都出自《鬼谷子》的《捭阖第一》。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简单来说,捭阖,可看做“开合”,也正体现了阴阳两面。

万事万物,莫不体现了“阴阳”的规律。

所以,这两句话,相当于什么都没说,也相当于什么都说了。

而石碑背面的圆圈和线条,好像也体现了“开合”;圆圈相当于开了口,线条相当于合上了;甚至反过来,圆圈相当于封闭了,线条相当于开一线,好像也行。

而且还有点儿像星图。

同时,四组二十四根石柱,应该和这些圆圈线条有所关联。

吴夺不由又想到了一些对鬼谷子的描述,他擅长的东西确实有很多。

比如“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比如“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甚至,“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他的弟子,也都没有差的。

这石碑上的圈线图和周围的二十根石柱,很可能是综合多家之术的结果。

所以,也很可能比之前遇到的机关都难破解。

“咱们先各自琢磨一下。”吴大志此时说道。

说完之后,便径自走到了石碑背面,去看圆圈和线条组成的简图。

此时,化肥仍在聚精会神地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