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帝师黄裳(1 / 2)
吴夺拿起来这件香鸭之后,顺势先看了看底。
底是纯平的,不带圈足。
居然还有刻款!
刻款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方印章形,带双线边廓,上下如意纹;其中两字小篆阳文:御赐。
在“御赐”的下方,横刻两行楷书小字:绍熙五年八月乙未;帝命作熏炉易师去疾。
看了底款之后,吴夺默默先在心里梳理了一番。
这个“绍熙”,是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的年号。初步看来,这件香鸭,是南宋之物的可能性已经有了,而且既然是“御赐”,那么就不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而是宫廷官作。
当然,现在赝品满天飞,要是作假,往“御赐”上靠,太正常不过了。
不过,从这件香鸭的方方面面来看,起码不是近现代的东西;就算是仿古,那也应该是清代之前的仿古;现在来看,就是古人仿古人。
吴夺之所以一下子记起“绍熙”是宋光宗赵惇的年号,是因为赵惇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五年,而且只用过这一个年号。
这在宋代皇帝中算是不多见的。
因为唐宋的皇帝,往往在位期间不止用一个年号,有的还会换很多个;所以现在称呼唐宋的皇帝,一般都以庙号相称,比如唐太宗、宋太祖。而明清的皇帝,往往是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所以现在基本都是以年号指代,比如永乐、宣德,比如康熙、乾隆。
虽然准确回忆起“绍熙”是宋光宗赵惇的年号,但这里头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虽然是赵惇的年号,却应该不是赵惇御赐的。
因为赵惇的“绍熙”年号,只用到绍熙五年七月。
在绍熙五年七月,宋光宗赵惇禅位了,禅位于嘉王赵扩。
赵扩就是后来的宋宁宗。
也就是说,在“绍熙五年八月”之前的七月,宋宁宗赵扩就已经登基了。
但是,他还得用绍熙这个年号,只有等到第二年,才能用自己的新年号。第二年赵扩用的新年号是庆元;他就不止用过这一个年号了,先后用过四个。
如此看来,绍熙五年八月,就肯定是宋宁宗赵扩御赐之物,而非宋光宗赵惇御赐之物。
“御赐”的时间和皇帝搞清楚了,还得分析下面一行刻字。
这其实也是鉴定的一部分;要是连刻款都不对,那肯定不会是南宋的东西;而且从刻款的种种特征上,也有可能找出断代的依据。
下面一行刻字倒是不难理解。
“帝命作熏炉”,是皇帝要求宫廷工匠做了这件鸭形香熏炉。而“易师去疾”的意思是,这件鸭形香熏炉,是皇帝赏赐给“师”的,同时盼望他的病快点儿好。
而这个“师”,在这里的含义或许不固定,有可能是“太师”或者相应的官职封号,也有可能真的当过皇帝的老师。
要梳理出这么一个具体的人,吴夺的知识储备就不够了。
不过,从整个底款的各种细节来看,吴夺越来越感觉,还真有可能到南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