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苏联工业实力(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怎么说呢?”梁国庆犹豫了一下。

“有问题?”杨东升皱眉。

“您看看他们的项目吧!”

两人坐车来到办公楼,梁国庆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摞文件。

“这是他们提交的项目!”

奥拉夫·舒尔茨送来的那些苏联人,来自前苏联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包括苏联冶金机械研究所、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生产联合体、科洛姆纳重型机床厂、克拉玛托尔生产联合体、巴拉希哈机械制造厂、上萨尔达冶金生产联合体、沃罗涅日重型机械压力机制造厂、白俄罗斯汽车制造厂……

来的这些人也不乏前副总工程师之类的高层领导。

可是梁国庆他爹跟老毛子共事过,从小就听说毛子喜欢吹牛逼。

两杯伏特加下肚,老天爷都得甘拜下风。

于是这些人到来后,梁国庆就加了小心。

杨东升接过来扫了一眼名单——第一个项目就是12万吨级模锻压机……这是准备造歼星舰吗?

杨东升记得直到后世也没哪个国家造出过12万吨模锻压机这么大的玩意,中国是设计出了16万吨级的模锻压机,可最终也只造出了两个8万吨级的,这还是因为有大飞机项目需求。

原本准备在南江造的10万吨级模锻压机,最终发现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不了了之。

梁国庆介绍起来,“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工业底蕴,苏联都跟欧美差距太大。设备效能、精度远低于西方同类产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苏联也是后进国家,再加上僵化的市场,在各方面都大幅落后于欧美。

“也不一定全要跟世界最先进水平看齐,只要能在国内有比较优势就可以!”杨东升道。

“杨总英明!”梁国庆拿出另外一份材料。

这里面有7.5万吨级模锻压机、1.25万吨曲柄热模锻压机、7万立方米每小时空分装置、载重55吨液力机械传动自卸卡车……这些都是苏联已经制造出来的设备。

苏联制造的优势,首先是那些总计也卖不了几台的超大型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大笔投入,但是又生产不了多少台,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只有依靠国家意志投入,比如7.5万吨级模锻压机。

其次是点歪的科技树的产品,比如钛合金,苏联没有预料到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发展趋势,拼命搞钛合金,也发展出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第三,苏联工业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什么都能搞。

……

杨东升觉得7.5万吨级的模锻压机太大了。

1973年,中国投产了一台3万吨级的模锻压机后,就再也没有大型模锻压机投入制造,3.5到5万吨级的模锻压机,目前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现在国家没有大飞机项目。

杨东升倒是对他们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机更感兴趣。

现在中国各地都缺电,纺织业也需要大量的化纤,发电厂、石化企业建设需要大量厚壁无缝钢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