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马甲(2 / 2)
“属下见过孙副将!”吴大海笑嘻嘻地给孙鹤行礼。
“辛苦!免礼。”孙鹤说道。
谁能想到打个南诏会一路打到海边来呢?
他们是没有多少水战的经验的,更不用说海战了,朝廷也很难把水师调往这边,本来他们只能自己摸索着来,但是有张晓珲留下的教官,孙鹤心里安稳了几分。
虽然张晓珲从小到大长在北地,但是孙鹤毫不怀疑他精通海战,不然怎能造出那么快的船呢?
一路介绍完直通城的防卫,张晓珲回到营地收拾行装,皇帝要他把训练出来的第一批一千持枪兵士带回京城,卫国公麾下的部队有三分之一的兵士已经装备了枪支,一共有八千条枪,分散在黔中,羊且咩城和蒲甘直通。
在张晓珲看来,这装备比抗战的八路军强多了。
当然只有枪没有弹药也抓瞎,拼刺刀也是我军单兵五大军事技能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预防出现弹药打完不得不进行白刃战的情形。
让张晓珲没想到的是,卫靖其实也要跟他一起离开,卫琦已经过来接手蒲甘防卫了。
“吐蕃往南占不到便宜,与西羌合兵二十万攻打兴庆府。”卫靖面对张晓珲的疑问简单答道。
吐蕃各种横跳,仗着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大乾军队不能追着他们上高原作战,胃口越来越大,西羌则是两边骑墙,所辖区域西南跟吐蕃接壤,虽则名义上臣服大乾统治,但私下里各种动作不少,如今势力也慢慢壮大,大概也想着一战立国。
历史上那一带的党项族作为少数民族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头领被唐朝封为节度使,之后在宋朝独立成功建立了西夏,宋朝跟西夏打了几仗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西夏侵占了不少城池,此后西夏一直发展壮大,疆域包括现代的整个宁夏、甘肃西北、青海东北的部分地区,最后才在成吉思汗的铁蹄下灭亡。
但是张晓珲不清楚现在卫靖口中的西羌跟曾经的西夏国的党项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如果是,那现在也差不多来到西夏建国的历史节点了。
难怪皇帝急召卫靖回防,卫国公世子就驻守在兴庆府,也就是现代的银川市,卫靖原本就是跟着他大哥在那一带驻防,同时防卫着西北一线。
“我不能回京,劳烦你替我把这些带给安平。”卫靖把一个箱子递给张晓珲。
真是大方又坦荡。
张晓珲想着,心情复杂地接过这个像小型行李箱大小的箱子,也不知道他装了什么在里面,倒是不太重。
“你带多少人去。”张晓珲问道。
“黑旗军跟我走。”卫靖答。
“武器呢?”张晓珲问道。
“每个人带着步枪和四百发子弹,带不了太多,要急行军。”卫靖答道。
“是不是少了点。”张晓珲说道。
“突袭够了。”卫靖说道。
“别冒进。”张晓珲想到自家妹妹忍不住叮嘱了一声。
蹈光养晦多年的西羌战力不俗,再加上从唐朝就豪横了几百年的吐蕃,二十万的兵力可不是小数目。
“放心,”卫靖答道,微微一笑又说道:“安平还等着我呢!”
“臭小子!”张晓珲一拳击在他肩膀上,卫靖也不格挡,被捶得身体晃了一下,脸上仍然带着微笑。
护卫们在门外面面相觑,这还没定亲呢!就不敢还大舅子的手了!自家公子这是被张家吃得死死的了呀!
张晓珲将近一个月才回到京城,依例先进宫见皇帝,此时京城已是一派初秋景象,他路过端门广场时看到国旗还愣了一下,终于想起来自己觉得前南诏王退位仪式上少的是什么,少的是在那里升上一面国旗。
前南诏王一大家子八百多口人也要跟着卫国公的队伍一起进京,皇帝给他封了个安南候,领了个闲职,大概就是要养在京城了。
“微臣参见陛下。”张晓珲见了皇帝就行大礼。
“起来,你辛苦了!听闻你这仗打得极为漂亮。”皇帝问道。
三个多月不见,这小子又更沉稳了。
“全赖陛下您的鼎力支持。”张晓珲微笑说道。
“这枪炮好是好,就是如今那弹药极为不足,棉花奇缺,如今在大乾周边包括你家后园子的棉花都收了也没多少。”皇帝说道。
“微臣倒是也可生产出使用黑火药的枪械,此种火药子弹不需棉花,但容易被仿制。”张晓珲说道。
实在不行就生产米尼来福枪,发射慢点就慢点,但是也足以对当下的冷兵器形成压倒性打击了,当年太平天国就是从国外买进一批米尼枪把清兵打得落花流水,最终促使清廷开始正视自身的劣势。
“你先做三千支出来有备无患,朕已经下令广收棉种,明年此种情形不会再现,跟朕说说,那皎漂港如今是什么情形?”皇帝问道。
张晓珲一怔,他好像没跟皇上提过什么皎漂港啊!这会哪有什么皎漂港呢?他提起那一带说的都是直通。
“朕都知晓了,这皎漂港是你爹跟朕提的。”皇帝说道。
这,难道他家的马甲掉了?
张晓珲不由得想起了他老妈常说的一句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