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银币兑换(1 / 2)
银行开业第一天,围拢在银行周围的大都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真正选择存钱的百姓很少,一方面是大家都在观望,看看银行说的存钱给利息是不是真的。另一方面就是老百姓还都是很穷,谁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血汗钱去冒这个险。
银行的开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朱瞻基却一点儿都不着急,等到第一批存款的人尝到甜头,后续存钱的人会越来越多。
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放贷,只要有人急需用钱,自然会想到来银行碰碰运气。
与此同时银行还推出了银币兑换业务,所有人都可以拿自家各种形制的银块来银行进行免费兑换。
银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好评,毕竟比起黑乎乎的银块,白亮亮的银币看起来更吸引人。
反正是免费兑换,一两换一两,咱也不吃亏,而且这银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好计算,省去了用称称重的麻烦。
用称称重总会出现一些重量上的争议,商家与顾客都是不胜其烦。而银币上面已经标注好了重量,一两就是一两,一钱就是一钱,找零都非常方便快捷。
尤其是商家在使用过银币之后,发现了这银币的便利性,更是不愿意再使用块状的银子。
银币的使用以一种让朱瞻基感觉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普及,朱瞻基为了确保兑换,可是提前备足了一千万两的银币。
然而这一千万两的银币没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兑换出去,造币厂为了供应市场的需求,开始全力制造银币。一个月的兑换下来,光是银铜差价就让朱瞻基足足赚了一百万两银子。
这还真是暴利啊!朱瞻基不禁感慨,难怪后世那些开银行的哪一个都是富甲一方,甚至都可以称作富可敌国。
赚取到利润的同时,朱瞻基也发现了这里面的隐患,若是士绅大户也发现了这铸币的利润,纷纷私造货币怎么办?
这种私造的货币,不仅质量上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影响到皇家银行的信誉,毕竟在货币市场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劣币驱逐良币。
老百姓花钱的时候一定是先把手中破损的钱花出去,然后才会花好的钱币。时间一长好的钱币就会沉淀在百姓手中,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劣质的钱币。
为此朱瞻基下了一道措辞非常严厉的圣旨,大明的造币机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明皇家银行,任何其他人私自造币一经查处——诛九族!
这道圣旨公开刊载在了大明邸报上,不敢说做到了人尽皆知,也做到了大明有点儿身份之人都知道了皇帝的这份旨意。
没有人会怀疑皇帝的决心,虽然他们现在看不到造币的利润点在哪里,不妨碍他们知道造币是有利润的。
不然以皇帝那商贾的性子,怎么会如此强硬的做出表态,朱瞻基的这份圣旨不但没能够阻止造假的出现,而且还给造假者提了醒。
未来的好长时间,锦衣卫与东厂都在为抓捕造假者而奔波。
造假者很容易就能知道银币利润的秘密,银和铜的熔点不一样,只要放在火上一烧也就一清二楚。
不过由于造假者并不知道宝源局造币厂的银币是冲压出来的,他们还是使用模具铸造,制造出来的成品不但外表光泽度不够,就是银币上那些防伪的标志也是粗制滥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