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1章 没有细毛羊(2 / 2)

加入书签

刚送到的十万担羊毛,在兴和城进行简单的处理,去除了一些沙土杂草之类的杂质之后,再次装车运往天津工业区,进行清洗梳理,为下一步的纺纱做好准备。

天津工业区依着海河而建,皇家制造局正在设计一套水力传动机械,用于给纺纱机提供动力。

新式的纺纱机在女子营地的女子们的努力下发明出了同时纺四根线的纺纱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意味着一台纺纱机就相当于原来四台纺纱机的效率。

工匠们正在努力研究如何让纺纱机与水力机械相连,纺纱机需要的动力必须持续而平稳,不然就会容易断线。

这就需要修建专门的拦水坝,通过人为干涉水流的速度和高度,使得冲击叶片的水流一直恒定不变,这样才能保持动力输出的稳定。

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工匠们群策群力,胡元澄作为工业区的主官,主要职责就是为工业区提供各种配套设施。

到宣德二年的冬天,天津工业园区已经累计投资了建设了多个大水车,每一个水车对应的都是一个工厂的动力。

如今的工匠们对齿轮、螺丝、轴承的运用越来越纯熟,甚至通过齿轮的组合实现了变速,这其实就是一张纸,完全就是杠杆的原理。

虽然现在做出来的这些工件还很粗糙,甚至公差大的吓人,但是有了这些东西,机械才真正像个机械,动力的输出也更加的稳定。

第一批入驻工业园区的的工厂就是皇家制造局在这里投资建设的钢铁厂,铁矿石由遵化矿山开采选矿后,将铁矿砂精料运送到天津工业区。

没有在遵化设立钢铁厂的原因主要是朱瞻基有后世的记忆,遵化就在边墙附近,一旦被崛起的蛮族攻破,建设起来的钢铁厂就成了蛮族的战利品。

虽然这个时空发生这样之事几率很小,但是防患于未然,不能在把这种国之重器置于危险之地。

新的钢铁厂采用了高炉炼钢法,并且安装了进气预热通道,使得高炉的温度提高了很多,由于现在温度计还没有发明,高炉的温度控制全靠有经验的老工匠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

通过铁水的颜色变化而确定钢铁的质量,炼钢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一个改变铁水中的碳元素多少的过程。

含碳量太高就成了生铁,太少的时候就成了熟铁,所谓的钢就是碳含量在生铁与熟铁的含碳量之间。

华夏的工匠大都是经验之学,做什么事情都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而不是总结出一套谁都能学会的学问,这也是华夏在未来落后于西方列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朱瞻基特意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并且通过鼓励发明创造,鼓励带学徒的办法将匠人们的技艺扩散出来,同时新一代的工匠都读过书,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完全就可以编纂成书,供后人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